料10年建屋量達36萬
行政長官李家超上任近一周年,並接受電視台專訪。他表示告別劏房的最有效方法是有足夠房屋供應,認為以未來10年的供應量計算,理論上可回應需求。
李家超指出告別劏房最有效是有足夠房屋供應,如回應所有需求,理論上劏房不會存在,相信10年可解決。他指出10年公屋需求約為30萬,而預計供應可達36萬,多出6萬即兩成,已可解決需求。但要求劏房戶等待十年不可以的,特別是「在廁所門口吃飯、做功課、又熱又蛇蟲鼠蟻。」希望住得如此艱苦的居民提早上樓,而簡約公屋約3萬單位作補充措施。他又指部分面積小的房屋亦有需要,並非市民經濟上應付不起,而是方便,惟強調絕大部分不適切居所是不理想,需調研相關定義。他續指劏房問題存在時間長,解決問題要務實,強調要做好調研。
被問及有否信心縮短公屋輪候時間,李家超表示有信心,因現時已壓縮程序,並以多元手法增加供應。現時已修訂6條關於建屋、土地房屋條例,令法定程序可縮短四成,他以明年供應約2,000個單位為例,指出約縮短6個月。他稱「自己是心急人,希望所有措施可以做得快啲」。但被問及可否將公屋輪候時間在2027年降至3年,他則表示「做事一定要實事求事」先訂立目標,指4.5年的目標已算及所有供應,稱「講得出一定要做得到」,如可再壓縮加快會再公布。
李家超續指,除加大政府力量,亦會結合市場力量,如私人參建居屋即「樂建居」,用盡香港所有建屋的力量,令香港房屋供應提量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