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向高處走…我有能力自我增值、儲錢…目標是明年抽居屋。」46歲單親媽媽元元多年前移居北京…三年前帶着兒子回港。入住光房後…元元不斷進修、考牌…每日任職兩至三份工作…由初時月入7000元增至18000元…兩年間快將儲夠錢付居屋的首期。元元對前景充滿信心…認為香港有許多工作機會…並不擔心將來有供樓壓力。
光房的營運機構「要有光」表示…目前已有約三成光房住戶由輪候公屋轉為計劃購買居屋…資助房屋比公屋更能激發短貧戶向上流…支持政府增加居屋及其他資助房屋比例。
元元在三年前因家庭緣故…帶着15歲的兒子從北京回到香港…初時暫居親戚家的客廳…擠迫的居住環境令兒子的脾氣變得暴躁。經學校社工轉介…元元和兒子在2022年1月入住位於藍田的光房…租金3000多元…當時任職診所助理的元元月入約7000元。後來在「要有光」經理的督導下…她報讀了醫護支援技術人員、物理治療助理、保安牌照和急救等課程。現時元元會到院舍或上門做物理治療助理、醫護工作…每天工作約11小時…月入達1.8萬元。
月儲4000元 目標15萬元首期
「我和兒子都有目標…要向上流…買一個300呎以上的居屋單位…不想愈住愈差。」元元輪候公屋已有兩年…她計劃明年會抽居屋…「原來我並非只能等公屋」。元元每月儲蓄最少4000元…她預計今年月收入可增至2萬多元…若抽中居屋…每月可供款約1萬元。她現時已經有逾8萬元的儲蓄…目標是儲夠15萬付居屋首期。兒子將來畢業後…希望從事消防員或向教練專業方向進發…「到時兩個人一齊供樓會更輕鬆。」元元對自己的發展前景很有信心…「香港有很多工作可以做…我早於一個月前…已將本月的工作檔期排滿了。」元元還打算待兒子成年後…就到醫管局的精神科住院部任職支援職系的工作。
元元居住的光房單位面積約550平方呎…居住了三個單親家庭。「我們互相鼓勵和幫助…像一個家庭…很有愛。」元元說…兒子入住後情緒溫和了…自動擔當起哥哥的角色…還會幫同屋的小朋友補習英語。在元元的帶動下…同屋的單親媽媽亦決定去進修…自我增值。
政府早前表示將着力研究增加居屋及其他資助房屋比例…「要有光」表示全力支持。「要有光」創辦人及行政總裁余偉業表示…根據過往經驗…短貧戶若以購買居屋為目標…可不用顧慮入息上限…可更努力爭取升職加薪…向上流動的成效更為顯著。他說…若短貧戶租住5000元的劏房…當月入增加5000元已可租住約1萬元、200至400平方呎的私樓單位;若把增加的5000元儲蓄下來…3年後便有18萬元作一個200至400平方呎居屋的首期。
余偉業表示…在光房和光屋住戶中…幾年前只有約5%的住戶計劃購買居屋…今年已增至約30%。余偉業說…目前處於公屋輪候冊上的市民有不少是短貧戶…如果政府能增加居屋供應…可以豐富這些短貧戶的房屋階梯…也不會影響公屋的輪候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