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
主頁 » 資助出售房屋 » 居者有其屋 » 未來新居屋綠置居轉售研收緊..要買趁手!
頁尾 帖尾 顯示所有留言 搜索某用戶之留言 回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搜索本分區 搜索
含上傳圖片/文件之留言 顯示所有留言

未來新居屋綠置居轉售研收緊..要買趁手!
炒風勁 新居屋綠置居轉售研收緊 居二近年每伙賺逾200萬 聯會倡頭5年須原價內賣樓

【明報專訊】樓價居高不下,炒賣風氣蔓延至居屋第二市場。公屋聯會昨日發表研究報告,分析近3年在居屋第二市場轉售的208宗成交個案,發現每宗平均成交價較原價大賺逾1倍,其中每間居屋轉售後的平均溢價達253萬元,每間綠置居單位的溢價亦達201萬元。本報獲政府消息,正研究收緊新建居屋及綠置居單位的轉售限制。公屋聯會建議政府收緊未補價資助房屋轉售限制,由現時首兩年內不得高於原價轉售的限制增至5年,以遏止短期炒風。

房署:適時檢討轉讓限制
房屋署回覆本報稱,房委會一直密切留意資助出售單位的轉售情况,會適時檢討有關單位的轉讓限制;又稱房委會已在2018年通過收緊在2019年或以後推出的資助出售單位轉讓限制,當時修訂已平衡社會上對收緊轉讓限制的訴求,以及確保資助出售單位流轉的需要。

房委會2014年底及2016年起復售居屋及推售「綠置居」單位,並於2018年將「白表居屋第二市場計劃(白居二)」恆常化,由以往只限綠表客在居屋第二市場購買未補價資助房屋,改為准許白表者申購,其中2018年的「白居二」名額定為全年2500個,2019年增至3000個,去年增至4500個。

新居屋167單位平均賺253萬
在現時轉售限制下,居屋或綠置居業主在首兩年內,不得以高於原價賣樓;但於第3年起可以自行議定的價格,在居二市場轉售單位予白居二或綠表買家。公屋聯會按房委會及地產代理的成交紀錄資料,分析近年解除轉售限制、在居二市場成交的其中208宗個案,分別涉及11個居屋屋苑共167個單位,以及兩個綠置居屋苑共41個單位,發現平均每宗交易在轉售後均大賺逾倍,其中該167個居屋單位轉售後,平均每間溢價253萬元,即賺101.8%,其中以元朗屏欣苑和荃灣尚翠苑的溢價升幅最大,分別達109.4%及105.6%。

美柏苑一單位賺1.4倍 升幅最多
根據成交紀錄,大圍美柏苑一個低層371呎單位,業主原價約208萬元購入,今年7月以503萬元轉售,獲利逾295萬元,較原價大賺1.4倍,成為該208宗成交中溢價幅度最高個案。而合共有960多個單位的荃灣尚翠苑,於2017年入伙後,至今最少錄得72宗轉售成交,其中一個511呎高層單位業主以325.7萬元購入後,今年6月以705萬元成交,大賺1.16倍。

房會委員指資助屋淪炒賣工具
房委會委員、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表示,政府提供資助房屋本意是讓無法負擔私樓的市民能夠置業安居,但目前卻淪為炒賣工具,認為已違背本意,建議房委會進一步收緊轉售限制,由現時首兩年內不可高於原價轉售的限制增至5年。他亦建議政府分隔資助房屋及私人樓市,只容許居屋、綠置居單位等在居二市場內流轉,取消現行單位於補價後便可在公開市場轉售的方式,以做到「住房不炒」。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黃碧如表示,政府當初引入「白居二」制度,原意想加快資助單位的流轉,並給予更多白表家庭置業機會,但近年卻出現入住兩年後就炒賣的情况,形容制度「好像走了樣」,房委會需正視問題。另一房委會委員柯創盛稱,資助房屋應用作安居而非炒賣工具,支持房委會進一步收緊轉售限制,包括基本要求規定業主須住滿5年後才准轉售。
抱歉! 你無權閱覽或下載此留言的上傳圖片或文件。
如果你已建立帳戶但未登入, 請按此登入
你未建立帳戶? 請按此建立帳戶。(完全免費)
建立帳戶後請按此重載本頁。
免責聲明:本帖文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本作者概不負責。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1查看名單


資助房屋須嚴守「只住不炒」原則

本周三(1日),公屋聯會發表報告,指新居屋和綠置居的首次轉售價格平均較一手買入價高逾一倍,原業主在入住單位三、四年便出售。聯會估計該批單位被用作炒賣工具,業主在短期內轉售圖利,有違資助房屋安居的目標,並建議延長原價轉售條款至首五年,以及禁止資助房屋流進公開市場。政府應吸納意見,令現有業主打消短期圖利的念頭。有指房委會會適時檢討單位轉讓限制,這將是正確但遲來的一步。

公屋聯會翻查2014年起到今年9月新居屋和綠置居的買賣價格。在11個對象居屋屋苑之中,交易物價升值百分比介乎41.8%至109.4%,平均每宗樓價抽升至少200萬元。在兩個綠置居屋苑景泰苑和麗翠苑,樓價增幅為32.8%和109.1%,平均每宗樓價抽升至少110萬元,當中不少只是入伙三年多。

大圍美柏苑一個371平方呎單位,原業主以約208萬元購入,今年7月以503萬元轉售,獲利逾295萬元或1.4倍,成為全部208宗成交中升值最大幅度的個案。此類業主若是以5%或10%首期置業,即使計及其後按揭還款,也許只需五、六十萬元供款換來400、500萬元賣價,回報可能達十倍,猶如「刀仔鋸大樹」。

2018年修訂難阻升勢

在私人物業市場出現低買高賣是無容置喙,但在資助物業市場發生則大有商榷之處。居屋、綠置居是自住為主,給公屋居民和負擔不起私人樓宇的市民自置居所的機會,卻絕非令少數抽中資助單位的業主發達的工具。再者,當資助房屋市場愈來愈多高價交易,必然令更多業主心紅,以高價測試反應,拉動整體資助房屋價格上升。在買家方面,只要居二物業樓價較同類私樓維持折讓,即使價格上升,物業仍有相當吸引力。

自幾年前居二市場冒起800萬元、1,000萬元交易價起,社會就建議政府收緊轉售條件。房委會在2018年有所回應,規定單位在首兩年轉售只能售予綠白表買家,價格不能高於原價,補地價禁售期亦由五年增至十年。在第三至第十年內,業主繼續出售未補地價居屋給居二的綠白表買家,自由定價。或許政府認為這些措施已經有效,但正是未補地價居屋和綠置居在第二市場已經有價有市,十年補地價禁售期根本沒有對準問題。

分割私人、資助房屋市場

公屋聯會建議延長原價轉售規限至五年,加上未補地價居屋、綠置居留在第二市場流轉,僅限綠白表者購買,也是抑制透過資助房屋圖利的可行辦法。即使原價轉售規限延長至十年(或者變動跟通脹、樓價指數掛鈎)亦不算過份。政府甚至可以考慮從交易着手,向賣家徵收較高的資助房屋增值稅,買家即使開高價也「冇肉食」。

上述種種措施當然會減慢資助房屋流轉,亦會與階梯論相違背。可是,流轉的結果是市民接火棒,對社會百害而無一利。對市民來說,樓價脫負擔能力才是普羅市民的痛點。有報章引述房屋署,指房委會適時檢討資助單位的轉讓限制,那麼房委會勿教市民失望,盡早果斷平抑樓價,還資助房屋自住原意。
抱歉! 你無權閱覽或下載此留言的上傳圖片或文件。
如果你已建立帳戶但未登入, 請按此登入
你未建立帳戶? 請按此建立帳戶。(完全免費)
建立帳戶後請按此重載本頁。
免責聲明:本帖文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本作者概不負責。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房委會於1997年6月正式推行「居屋第二市場計劃」讓現居公屋住戶綠表資格證明書持有人可選購居者有其屋計劃(居屋),其後亦包括綠表置居先導計劃/綠表置居計劃的單位(以下簡稱居屋單位)。

這項安排增加了居屋單位的流轉量,以滿足社會對資助自置居所的需求。

更重要的是,現居公屋住戶和綠表資格證明書持有人享有多一個自置居所的途徑,而房委會則可騰出更多出租公屋,編配予有真正需要的人士。

居屋第二市場樓宇買賣的運作,大致上與公開市場上的模式相同,買賣雙方可自行磋商,或透過地產代理進行交易。

買方必須承擔將來在公開市場上把單位出售時,所須要繳付補價的責任。

為回應中低收入家庭的置業訴求,房委會於2013年及2015年推出臨時計劃,把居屋第二市場擴展至白表買家

房委會於2017年11月通過恆常化「臨時計劃」為「白表居屋第二市場計劃」(白居二),由2018年起實施。

https://www.housingauthority.gov...y-market/index.html
抱歉! 你無權閱覽或下載此留言的上傳圖片或文件。
如果你已建立帳戶但未登入, 請按此登入
你未建立帳戶? 請按此建立帳戶。(完全免費)
建立帳戶後請按此重載本頁。
免責聲明:本帖文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本作者概不負責。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頁首 帖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曾訪分區
重要提示:為免用戶蒙受損失及為公平起見, 一律嚴禁透露商戶或裝修師傅資料, 違者會被警告, 嚴重者將被禁言甚至禁訪本討論區, 敬請合作。 (詳情) (用戶守則)
抱歉! 你無權回帖。
如果你已建立帳戶但未登入, 請按此登入
你未建立帳戶? 請按此建立帳戶。(完全免費)
建立帳戶後請按此重載本頁

公屋申請速報系統 X
分區表  登記 登錄 頁首 回帖 搜索 頁尾 在本分區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