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
主頁 » 關愛互助 » 溫馨提示 » 【搜尋棕土】
頁尾 帖尾 顯示所有留言 搜索某用戶之留言 回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搜索本分區 搜索

【搜尋棕土】
【搜尋棕土】棕土入侵故鄉 坪輋田地種出貨櫃

撰文:麥佩雯
發佈日期 2016-01-27 20:02:00


「棕土」,棕色的土地?
寸草不生,杳無人煙的土地,是貨櫃場、回收場的近義詞。
這月的一個周末,我們隨本土研究社走訪新界東北的棕土,追溯其歷史、記錄其現況、思索其未來。
其中,阿咕在坪輋五十年的故事,見証綠油油的農土,淪為棕土的悲歌。

團體統計香港約有1192公頃的棕土。(江智騫攝)

曾經,棕土也是綠油油的郊野,是新界人記憶中的風景。


阿咕是坪輋元下村的居民、本土研究社的成員,在坪輋出生至今住上五十年,近年為方便子女讀書而搬到沙田,每周仍會最少回到老家一次、探望長輩。


「小時候,我家附近很寧靜、很乾淨的,大家直接抽取井水飲用、小朋友到附近池塘釣魚、老人家在山邊摘下山草藥,曬乾一蘿蘿的拿到墟市販賣。很多人養豬養雞,我家也曾經是養豬的。」


坪輋元下村居民阿咕。(江智騫攝)

後來,綠色的植物變成了綠色的圍板,擋住了裡面的嘈音、及不明所以的工程。生畜的鳴叫聲,變成了貨車的引擎聲。


「七十年代初開始,有一些小型的藤廠及紙廠進駐,我幾歲大的時候也去那裡當過童工。八十年代,政府收回雞場牌照,很多雞場關閉。然後貨倉場進駐,一開始大貨櫃及鐵通進佔農田,也算了;再後來車胎廠、車房、回收場,再有很多拖頭貨車、泥頭車、工程車來來往往。它們處理很多電子廢料,又傾倒泥頭偈油(引擎潤滑油)。」


歷史悠久的紙廠多年前進駐坪輋,揭開綠地變成棕土的序幕。(江智騫攝)

跟阿咕在五洲路逛了一圈,只見回收場外滿佈垃圾,微波爐、電腦主機,通通散落在淺澗上。大量細碎的電子零件及磚瓦隨意丟棄在路邊。「他們(回收場)只抽取電子零件中的鍍金部分,剩下的廢料就隨處亂丟。平原河是深圳河的上游,這些電子廢料釋放出來的有毒物質,就流到內地去了,是香港在污染中國呢,哈哈。」


五洲路回收場外垃圾滿佈,微波爐掉落在河中。

經過顛簸車程來到附近的恐龍坑,在高處眺望,一望無際,左邊是深圳城的豪宅高樓大廈,右邊是香港的棕土,盡是貨櫃與回收場。阿咕與本土研究社的成員被眼前景色震懾,嚷著要拍集體照留念。「揀邊面做背景好呢?」「香港呢面得貨櫃場,唔夠靚喎,好似深圳呢面好點。」


[size=1.0625]

死啦,深圳仲靚過香港。

本土研究社成員

u-01594-8  
揀樓次序: P058613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憶述:「試過香港這邊的回收場發生火警,毒氣飄到深圳的豪宅,當地居民投訴,最後還要(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出來道歉。」


隨住邊境的土地淪為棕土,香港製造的污染,隨時嚴重過內地。「香港這些棕土在處理的電子廢料,有越洋來自歐美的,可能也有不少來自內地。」陳劍青說。


據悉,仍有伶仃數伙寮屋戶,散落在這片棕土當中。實在很難想像他們的生活。


恐龍坑上與棕土對望的,是深圳豪宅。(江智騫攝)

阿咕續道:「五、六年前,我家對面搬來了一戶新移民,他們在路口開辦兩間回收場。天天打麻雀,晚晚都在吵架,很吵耳,文化很不同。不是說不歡迎新鄰居,只是你作為這地方的外來人,為何要強行改變原來環境去迎合你呢?」


「很多南亞裔人士來回收場工作,治安要多加提防,我的嫂嫂都不是太敢讓子女們在家門外玩耍,不像我們小時候總是在通山跑了。」


「我的鄰居,去了附近回收場工作,每天回來雙手也是黑色,有點腫痛,真害怕她會中毒。我本來想在附近摘些山草藥給她敷上,但發現大部分草藥都消失了,不再生長了。點解我識分草藥?以前老人家救落架囉,哈哈。不過,現在連草藥都見不到,無用武之地了。」


「卅年前,井裡打出來的水是灰灰白白的,很明顯有化學物質在內。後來環保署加強監管,近十年水質變好了一點,但我已不敢像小時候拿來喝了,最多用作洗廁所。」


[size=1.0625]

慢慢地,我家附近綠色的事物愈來愈少、愈來愈吵,很無奈。

坪輋元下村居民阿咕


本月四日,蓮麻坑至梧桐河段的禁區也開放了,公眾毋須禁區紙,也可踏足這片土地。然而來到打鼓嶺新村,只見處處地盤貨車、許多擴闊道路工程已如火如荼地進行中;又有新地產公司開張,欲伺機買賣土地。「好似早幾年已開始動工架啦,配合蓮塘口岸嘛,而永固紙廠那邊,好像會建一個邊境購物城。」


打鼓嶺新村剛自禁區範圍中剔除,就有地產公司開張。(江智騫攝)

目前為止,坪輋打鼓嶺一帶仍有少量雞場豬場,經過時會嗅到陣陣惡臭;但它們供應本地肉類,給本港市民多一個安全的選擇。「大部分(雞場豬場)都在前禁區內,禁區外的廿年前已關閉得七七八八。但現在禁區開放了,政府又話大力發展蓮塘口岸,可以預想,它們也快將消失。」


消失是必然嗎?還是政策使然呢?棕土不是學術和政策的名詞,而是影響阿咕和無數新界居民的事。

u-01594-8  
揀樓次序: P058613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搜尋棕土】誰令青山也變 學者:政府何時執好自己間屋? 

撰文:麥佩雯
發佈日期 2016-01-27 20:00:00


「棕土」,棕色的土地?
寸草不生,杳無人煙的土地,是貨櫃場、回收場的近義詞。
本月一個周末,我們隨本土研究社走訪新界東北的棕土,追溯其歷史、記錄其現況、思索其未來。
民間自救,這隊棕土搜尋隊到處尋找棕土和鄉郊破壞,希望推動棕土優先政策。「若以棕土為優先土地供應渠道,可避免移山填海,破壞原野。」

據團體「本土研究社」統計,本港現時約有1192公頃的「棕土」,主要集中在元朗、北區及屯門。


很可能曾被非法佔用傾倒泥頭的土地。(江智騫攝)

棕土搜尋隊「進擊」蓮麻坑路


成立於2010年的本土研究社,由一群熱心關注本土發展及社會問題的研究者組成。近年他們積極推動及提倡「棕土優先」的本港土地發展政策,又會不定期到新界各片棕土作實地考察。


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指,優先發展棕土不單可解決土地問題,也是生態保育,阻止政府以缺乏土地之名,向郊野公園的緩衝區──綠化帶埋手。


公共專業聯盟在《新界棕土研究與土地發展方略》報告中定義,「『棕土』(brownfield)是英美常用的專有名詞,主要形容後工業國家與城市內大量因產業轉營,引致使用率低或閒置的舊工商業用地。棕土亦泛指一些受重金屬污染、儲存廢置物等已破壞土地,有關土地用途甚至對周邊環境、 生態及健康造成負面影響……棕土往往位處城郊,容易被忽略,政府及民間社會也較難進行有效監察。」


上周六,本土研究社又出動,發現蓮麻坑路一塊土地疑為新棕土,被填泥鋪平。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表示:「鋪平之後就可以興建建築物,而綁上紅色絲帶的一條條鐵柱,很可能是被劃地標記。」揭露棕土的破壞,已是陳劍青的本能。「如果見到『政府土地,請勿誤闖或非法傾倒泥頭垃圾,挖掘及佔用』的告示牌,很可能這是那片土地曾被佔用傾倒泥頭,地政職員巡視發現後立下告示,以茲警告。」


[size=1.0625]

政府應優先發展棕土,而非綠化帶。

陳劍青


「本港大部分棕土均以三年續約一次的短期方式出租,因大家在這片土地上均不是長期使用者,自然不會愛惜或投資污染處理設施。這些回收場,間中就有火警釋出毒煙、下雨時電子廢料的污水又會流入水土,造成污染。」


棕土是如何煉成?


棕土、傾倒泥頭變成問題,需要追溯至八十年代。


多名房屋學者曾撰文指,八十年代前,本港集體官契(Block Crown Lease)中,原有限制農地不可建屋和不可改變用途的條文。然而,1981年,劉皇發任主要股東的「生發地產投資有限公司」(Melhado Investment),租了新界部分荒廢農地作擺放建築用鋼枝;政府一度不批准更改土地用途,生發不服上訴,並於1983年取得勝訴。英國樞密院判條文中的「土地用途」為紀錄原有的土地用途,而不是限制土地用途。


自此,新界土地用途變成幾乎沒有約束,大量荒耕農地被土地租予物流業擺放貨櫃、或改為廢料場。不少回收場或貨倉員工見「山高皇帝遠」,更會霸佔附近土地傾倒泥頭,棕土蔓延速度勢不可擋。


中大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副教授姚松炎緣「執屋」及「買屋」比喻「棕土優先」的意義:「正常人都會試吓先執好自己間屋,先再去買屋。其實只是人之常情,不是甚麼大道理。」他補充,英美的棕土指曾發展過的工廠區;香港的棕土則多數指未曾發展過、未曾建成任何建築物但未改變用途為貨櫃場或回收場的廢耕農地。「在香港優先發展棕土,除了『執屋』外,較歐美還有多兩重意義:一是修正『生發案』中政府政策失誤的矛盾;二是為香港未來土地供應打下一枝強心針,讓人知道香港其實還有很多地可用。」

u-01594-8  
揀樓次序: P058613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size=1.0625]

正常人都會試吓先執好自己間屋,先再去買屋。

姚松炎


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江智騫攝)
蓮麻坑路一塊棕土,被劃地標記。(江智騫攝)

環保學者望穿秋水的棕土優先政策


梁振英於本月剛發表的施政報告中表示,將加緊研究如何處理仍有營運需要的棕地(即棕土)作業,希望能釋出棕地作發展用途。而發展局局長陳茂波則指,現時棕地上仍有不少經濟活動,是社會經濟所需,亦提供了不少就業機會,發展棕土不能操之過急。


香港規劃師學會青年規劃師組委員會主席黃保傑亦指,現時香港的棕土本身有其物流業或回收業的用途,如配合葵涌貨櫃碼頭及屯門內河碼頭的發展。如果優先發展棕土,是比較「容易」的做法,因為不用「移山填海」、「開山劈石」,但亦可能扼殺了一些經濟活動,因此需平衡各方需要。至於現時回收場造成的污染,他建議應先改善排污設施、如發展密閉式的設計,而非「一刀切」地移走現時棕土上的所有回收場及貨櫃場。


陳劍青則有以下反駁:「雖然現在是有經濟活動,但也要考慮未來這些土地可以如何更好地被使用、對環境的污染可如何改善。如果收回棕土,回收業工廠及貨倉應安置在哪裡?那政府更要檢視環保政策及回收業政策,看看香港是否適合繼續發展這些工業。」


棕土上常有很多不能被輕易分解的垃圾。(江智騫攝)

香港現況:棕土未獲優先處理


2013年,政府本來計劃在元朗橫洲一片棕地上,興建近二萬個公屋單位,但建屋計劃最近疑受到鄉事勢力反對,現有擱置勢頭。



[size=1.0625]

如果政府真的有心發展棕土,很容易就可以做到,用《收回土地條例》很快就可以收回。

陳劍青


「政府經常說棕土上仍有經濟活動,不能隨便徵用,又自稱一直有致力發展棕土。但政府至今仍未能提供全港棕土的分佈與現況資訊,亦未能從不同背景脈絡中認真看待棕土問題,包括對生態環境和社區的影響、無章擴展及產業變化等方面。」


「只是每次要發展哪區如元朗、洪水橋時,個別地分配棕地的用途,未能幫助全港整體的棕土規劃。」


陳劍青認為, 香港的問題,不是缺乏土地,而是如何運用土地。「我們以民間的力量做,資源當然不夠。」蹤然如此,陳劍青和民間人士仍然鍥而不捨,努力尋找棕土,繼續推動、游說官方優先發展棕土進程。

u-01594-8  
揀樓次序: P058613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1查看名單


香港現況不是缺乏土地.....如果政府有心發展棕土,很容易做到
G1268XXX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頁首 帖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曾訪分區
重要提示:為免用戶蒙受損失及為公平起見, 一律嚴禁透露商戶或裝修師傅資料, 違者會被警告, 嚴重者將被禁言甚至禁訪本討論區, 敬請合作。 (詳情) (用戶守則)
抱歉! 你無權回帖。
如果你已建立帳戶但未登入, 請按此登入
你未建立帳戶? 請按此建立帳戶。(完全免費)
建立帳戶後請按此重載本頁

公屋申請速報系統 X
分區表  登記 登錄 頁首 回帖 搜索 頁尾 在本分區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