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
主頁 » 休閒天地 » 資訊站 » 教兒育女 » 大學生起薪點6年跌2000元 文科最痛
頁尾 帖尾 顯示所有留言 搜索某用戶之留言 回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搜索本分區 搜索

大學生起薪點6年跌2000元 文科最痛


扶貧委員會公布《2015年收入流動性研究》結果,分析不同學年的大學畢業生收入及多年來人工升幅,在扣除通脹因素後,發現2011/12年大學畢業生起薪點跑輸通脹,實質月入較6年前減約2,000元。

研究分別就2001/02、2006/07及2011/12學年專上畢業生的收入流動性作出調查,結果發現,公帑資助學士學位畢業生起薪點中位數,在扣除通脹後,11/12年的平均月入為1.45萬元,較06/07年的平均月入1.659萬元少2,090元(見表)



報告亦比較06/07及11/12學年,各學科的起薪點變化,結果科學及工程科起薪點增幅最高,工商管理、社會科學及文學、語言及人文學均見下跌。(見表)



報告亦研究01/02年及06/07畢業生上流力,前者起薪點雖然「輸在起跑線」,但其畢業生收入向上流動性略高,以學士學位畢業生為例,01/02學年實質收入在5年間大幅增長126%,而06/07學年只增73%。然而,兩個學年的畢業生在工作5年後,同亦有4成人的收入可攀升最高收入兩成的組別。

報告建議,要促進畢業生向上流動,除鞏固現有支柱產業及其他主要業的優勢,特別是高增值的範疇;亦要發展重高技術或高知識的範疇;以及推動年青一代創業精神。

安俊人力資源顧問董事總經理周綺萍表示,2006至07年是香港經濟「差不多最好的年份」,故新畢業生的起薪點亦去到最高。經濟學家關焯照分析,2011至12年歐債危機爆發,環球以至本港經濟放緩,企業請人自然「手緊」。周綺萍稱,雖然今年職業空缺明顯減少,但大學生起薪點未見下調壓力,料將介乎1.1至1.3萬。

關亦指,過去本港經濟結構轉型,偏重工程、金融、醫科,這些學科學位「被班叻仔叻女搶晒」,而文科和人文科學大學生數量卻大幅增加,但社會上欠數量相當的空缺,形成勞工錯配。中大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則稱,「人文科學無咩經濟價值」,非本港經濟支柱,故畢業生如做記者愈來愈難搵食。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07年大學畢業生收入證「成功需父幹」:家境佳收入較高
  • 近年坊間流行一句說話——「成功需父幹」,意指父母經濟環境愈優越,子女就愈有機會或比同齡人士更早擁有個人成就,究竟說法是否屬實?政府經濟分析及方便營商處5月20日(周五)發表「2015年收入流動性研究」報告,公布不同世代大專畢業生的收入流動性及其影響因素。數據顯示,近年家庭背景與大專畢業生日後收入有關係,而就讀學系、院校、是否持續工作,等也影響大專畢業生的未來收入能否向上流。


是次研究根據學資處和稅務局的資料,分析5.7萬名大專畢業生的背景例如教育程度、性別、家庭收入等資料,與他們畢業後的收入是否有關。


成功靠父幹?

研究分析2002年和2007年的畢業生收入流動性和家庭背景是否有關,結果顯示07年畢業生投身職場後的收入和流動性與他們的家庭背景有關。家境最富裕的八大畢業生,收入明顯比家境較差的畢業生為高。換句話說,家境較差的八大畢業生往後發展很可能比富家子弟差,印證「成功需父幹」一說。


就此現象,政府建議為清貧學生提供針對性的助學金或貸款計劃,減輕他們畢業後的財政負擔。不過,教院亞洲及政策研究學系副系主任周基利教授認為,建議「不能夠真正幫到學生」,因為家庭背景關係到家庭教育、就業機會、父母人際網絡等「軟件」,與畢業後的財政負擔無直接關係。


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學生,畢業後的發展由09年起,往往較「有父幹」的遜色。(資料圖片)

自資副學士位畢業生薪酬較低?

研究顯示,02年自資副學位畢業後首10年的薪金累積增幅高達431%,而政府資助副學位的增幅只有168%,前者的流動性明顯較高。不過,以實際收入而言,02年自資副學位畢業後10年的年薪31.8萬元,比政府資助副學位畢業生的34.9萬元少3.1萬元,相當於月薪少逾2500元。

另外,資助院校畢業生收入增加向上流的機會率為15%,而自資副學位畢業生收入增加向上流的機會率只有9%。


教資會資助院校中的自資副學位或以下畢業生,雖然收入流動性較公帑資助的為高,但實際收入,卻一直比公帑資助的低。(資料圖片)

邊科畢業生最搶手?

研究指出,02和07年兩批大專畢業生比較而言,他們投身職場首5年期間,勞工市場對社會科學畢業生需求增加,薪酬增長速度比其他學科的畢業生快。不過07和12年兩批大專畢業生比較時,市場對社會科學畢業生的需求減少,取而代之是理科人才較搶手,薪酬增長較快。


04年至09年間,最渴市的是社會科學系,即使畢業生人數多,薪酬依然高,不過,近年最渴市的職業已轉為理科相關專業。(資料圖片)

廿一世紀,男女收入有別?

報告指,男性的收入流動性比女性的高,以02大專畢業生為例,即使男女起薪點相若,但工作多年累積經驗後。男性收入躋身至同齡人士的首10%成功率,比女性多33%。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02年畢業大學生「錢景」優 十年後年薪50萬 拋離副學士廿萬
  • 政府研究近期畢業大專生的向上流動情況,結果發現自資副學位畢業生「輸在起跑線」,入職年薪較學位畢業生少約 9萬元,十年後,兩者年薪差距進一步拉闊至約20萬元。人力資源專家否認市場不認可副學士資歷,又指學歷僅影響起薪點,往後薪酬全取決於其個人工作能力。

副學士與學士畢業 薪酬愈拉愈遠



政府早年推出大量自資副學士學位,大幅推高本港大專生的比率。十多年後,這些畢業生的前景為何呢?

港府今日發表《2015年收入流動性研究》,分析於2002、2007及2012年畢業,並曾接受學生資助的56,949 名專上畢業生的畢業「錢景」。

結果發現,02年畢業的學士學位畢業生十年收入增約逾2倍,年薪由首年約16萬元,上升至近50萬元;對比自資副學位畢業生,初時年薪約7萬元,上升逾3倍,至約30萬元。但實際銀碼上,副學位畢業生首年年薪較學位畢業生少8萬元,十年後兩者年薪差距進一步擴大至約20萬元。

安俊人力資源顧問董事總經理周綺萍表示,學位與副學位在本質上有高低之別,而副學位畢業生質素參差,有部分副學士畢業生起薪點已有1.2萬元。她否認市場不承認副學位資歷,又指學歷僅影響起薪點,往後薪酬取決於其工作能力。


06/07畢業生前景遜01/02師兄姐



如果比較07年及02年畢業的畢業生,02年畢業的師兄師姐,不論他們是研究院、學士或副學位畢業,5年後的加薪幅度完勝07年師弟妹同期表現。
不止是學位之間有差距,什麼時候投身就業市場,前景亦大有不同。

在02年畢業生中,持自資副學位的年薪升幅最大,5年間年薪由約8萬元升至23萬元,增幅逾2倍,學士學位畢業生升幅只一倍多,但其年薪是由約16萬元升至36萬元。

07年畢業生的5年收入增長中,升幅最大是自資副學位畢業生,其年薪由約10萬元升約一倍,至約20萬元,對比學士學位畢業年薪由首年約20萬元升至36萬元,升幅約7成。

研究又列明,由於02年畢業生組群畢業時遇上經濟衰退,起薪點比正常時為低,因此隨着他們累積工作經驗,向上流動機會亦較大。但07年的副學位或以下(但中學以上)畢業生在工作數年後,其相對和實質收入仍然偏低,或反映勞工市場對這批畢業生的胃納較小。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施麗珊指,過去十多年教育制度轉差、就業市場變兼職化,令富者愈富、貧者愈貧,利用金錢堆砌才可贏在起跑綫上,促政府增加資助學位令更多基層可升讀大學,亦可從自資課程中買位增學額,令更多低收入家庭畢業生可向上流。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頁首 帖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曾訪分區
重要提示:為免用戶蒙受損失及為公平起見, 一律嚴禁透露商戶或裝修師傅資料, 違者會被警告, 嚴重者將被禁言甚至禁訪本討論區, 敬請合作。 (詳情) (用戶守則)
抱歉! 你無權回帖。
如果你已建立帳戶但未登入, 請按此登入
你未建立帳戶? 請按此建立帳戶。(完全免費)
建立帳戶後請按此重載本頁

請按此瀏覽"重點帖子"! X
分區表  登記 登錄 頁首 回帖 搜索 頁尾 在本分區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