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
主頁 » 休閒天地 » 聊天室 » 打工仔女 » 工時長壓力爆煲 過勞死打工仔遺言:我不行了
頁尾 帖尾 顯示所有留言 搜索某用戶之留言 回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搜索本分區 搜索

工時長壓力爆煲 過勞死打工仔遺言:我不行了
  • 邊一個發明了返工,Chur足十幾二十粒鐘……相信不少人試過,辛勤工作後,晚上拖着疲累的身軀趕車,回家後期盼有點Work-Life Balance,爭取多一分鐘的私人生活。不過,現實往往是回覆朋友數段訊息後,疲累過度,倒頭大睡,第二日照常上班,無限輪迴……
  • 全球每年都有打工仔因為工時太長,導致心血管疾病發作暴斃,以及工作壓力過大而自殺的個案。日日做到無停手,不妨回顧三個工作過勞的個案,了解受害者的處境。

日本:「白領跟奴隸無異」

日本從事廣告創作的八木俊亞,曾在筆記寫下工作勞累的心境:「每日乘車上班,身邊的人都跟奴隸無異。公司買起我們。我們的價值以工時衡量,無法拒絕老闆的要求。每日為薪金打拚,可惜收入微薄,只有不停工作。連跟家人共處晚飯的時間都沒有……」

1987年,從事廣告創作的八木,連續7小時在家趕報告,加上連日來「朝9晚11」,突然心臟病發,倒地身亡,終年43歲。八木因工作「殉職」的事件,轟動日本,引起當地對「過勞死」(Karoshi)的探討。不過,當時日本政府定義「過勞死者」,須連續工作24小時,或者一星期內每日要工作16小時以上,員工身後,家人方可申請政府保障。日本厚生勞動省轄下福利部門,會按亡者家庭情況,提供補償。然而,八木的個案不達標。

延伸閱讀:日本政府首點名批評「黑企」 盤點服務商員工每月加班逾百小時


日本研究發現工作過勞和疲倦,破壞腦部認知功能。(Getty Images)

「食口煙都同你計」 法國人都過勞死

從事醫護、會計、電訊等行業的打工仔,隨時待命,並不陌生。員工隨時帶備耳機和通話器,向上司報告工作進度和行蹤,同時應付客人。7年前,當時51歲,於法國電訊(French Telecommunications)任職的魯阿內(Jean-Paul Rouannet)留下遺書,標題為《我不行了》。

魯阿內信中講述對工作的感受:「無論是去廁所、食飯,抑或抽口煙,公司每樣都跟員工計。職員必須要按公司要求戴上Wi-Fi耳機和對講機,員工『休息』時也可隨時候命。」魯阿內寫下遺書,跟太太和分別12歲和8歲的兒子訣別後,走到高架橋,縱身一躍,結束生命。

前身為「法國電訊」的Orange,2008至2009年間,有35個工人自盡,死諫要求公司總裁Didier Lombard辭職。


法國人同樣面對工作過勞的問題。(Getty Images)

新加坡:財長王瑞傑過勞爆血管

縱然「死唔去」,工作過勞可嚴重影響健康。兩星期前,新加坡財長王瑞傑出席內閣會議時,突然昏迷,送院救治,醫生證實王瑞傑腦瘤爆破中風。與王同場開會的法務部長尚穆根(K. Shanmugam)觀察到王瑞傑開會時,面容疲倦,透露王曾指工作壓力影響健康。54歲的王瑞傑,是新加坡政壇的未來之星,曾擔任已故資政李光耀的私人秘書和新加坡教育部長。


新加坡財長王瑞傑內閣會議期間,因工作過勞中風暈倒。(網上圖片)

每周工作逾55小時 中風機會增

全球打工仔工時過長,對健康造成威脅,英國權威醫學期刊《刺針》報告發現,每周工作55小時以上,相對每周工作35至40小時,中風機會增加33%。香港人平均每日工時10小時,冠絕全球;另外每周平均工時為50小時(見另圖),員工健康值得關注。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日研究倡3天工作 利員工發揮

最近,日本慶應義塾大學研究提議,3天工作周對40歲以上的員工健康有利。研究提倡每周工作25小時,員工能保持工作表現,同時維持腦部功能健康,認知能力發揮得宜。每星期工作小時過多,會損害大腦認知能力,如果工時達55小時,工作效果比退休人士或失業人士更差。

要做到腦部舒鬆,同時維持高質素工作,兼職是其中一個趨勢。不過各地研究的理想工時,似乎離香港人很遙遠。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U036 擴1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羅家聰: 工時長衍生問題多多
過長工時起碼有兩大問題。第一,即使人可以廿四小時不停工作,就算不倒下來,人人都在工作賺錢,誰會有空花錢消費?須知工作時難以消費,即使午飯時是消費了,但飯鐘普遍不算入工時──昔日沒這刻薄,食飯如上廁所之生理需要,是算入工時的。數據不是告訴了大家消費是佔GDP最大部分嗎?每日十餘個工時,確難撥冗消費的。
第二,工時長不等於產量多。連續長時間工作必會使人疲累,效率效果皆會轉差,這於高增值、用腦的工作尤其明顯。該教授認為,做研究的普遍日以繼夜、廢寢忘餐,沒下班式的長時間工作是理所當然的。客觀實況無疑如是。不過從事研究創作者必知,過程無疑需要大量時間,但有否成果往往取決於靈感出現一刻,一味死磨作用不大。
讀者應知,靈感不會在將近倒下、接近睡著一刻出現。愈是過勞,靈感愈是不到。同樣道理,即使不是從事研究、創作而是要作重要決定、考眼光位置,亦需清醒頭腦,而這非長時間與工作糾纏的人所有的。事實上,很多工時長的主要原因皆在浪費時間,尤其浪費在「等」,或因行政上的不協調。這樣,工時長只反映效率低,而非產量高。
幾百年來工時是趨向縮短的。機器、電腦取代人力,才是進步的表現。本帖最後由 folee2008 於 2016-06-02 12:16:39 編輯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頁首 帖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曾訪分區
重要提示:為免用戶蒙受損失及為公平起見, 一律嚴禁透露商戶或裝修師傅資料, 違者會被警告, 嚴重者將被禁言甚至禁訪本討論區, 敬請合作。 (詳情) (用戶守則)
抱歉! 你無權回帖。
如果你已建立帳戶但未登入, 請按此登入
你未建立帳戶? 請按此建立帳戶。(完全免費)
建立帳戶後請按此重載本頁

請按此瀏覽"重點帖子"! X
分區表  登記 登錄 頁首 回帖 搜索 頁尾 在本分區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