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6 20:01:00 HKT
台大醫院婦產科醫生施景中分享「羊膜產」初生嬰。
早產嬰兒身體結構尚未發育完全,無論是抵抗力或者骨骼,都比足月嬰脆弱。台灣婦產科醫生接生時,為了避免強大的宮縮壓折胎兒的骨頭,多選擇讓胎兒用「羊膜產」(En caul delivery)方式出生。
台大醫院婦產科醫生施景中,昨日在facebook貼出一張猶如恐龍蛋大「肉球」的新生兒照片,引發網民熱烈討論。他在文末更感性的提到,自己接生的不只是新生兒,「而是一個未經雕琢的璞玉鑽」。
施景中寫道,他接生的寶寶,是一對夫妻的第一個小孩,雖然將近29周,但卻只有22周那麼大。接生時嬰兒包在羊膜裡,頭在左邊,呈現子宮內躺的姿態。儘管拿出來時還是一團「肉球」,但「剪開羊膜沒多久,就開始大哭了」。小嬰兒的父親看到照片,也感嘆地表示,「他好像恐龍蛋的大小」。
施景中曾接受訪問時提及,「羊膜產」適用在未滿26周或者胎位不正的胎兒上,因為此時胎兒較脆弱,若強行破水,強大的宮縮壓力可能會造成胎兒骨折或瘀青。婦產科醫生若遇此情況,大多會花約10分鐘的時間,緩慢撐開產道,將手延着羊膜和子宮壁中間剝離胎盤,再透過擠壓的方式,讓胎兒包着羊膜囊慢慢滑出,或者以剖腹產的方式,將胎兒「整顆」拿出。
由於嬰兒1公斤只有80ml的血,這名早產兒僅有508克,全身的血液大約40ml而已,施景中說:「光是常規性的抽血檢查就可能導致他貧血」。儘管早產生出生後便需面對許多難關,從眼睛、腦部、腸胃、肺部都要一直評估,但這名小嬰兒卻活得很用力,父母透過保溫箱也能清楚聽到他的哭聲。讓施景中不僅感慨,「我接生的,是一個未經雕琢的璞玉鑽」。
施景中感性的文字配上嬰兒包着羊膜出生的震撼照片,讓許多網民大為感動。文章PO出後,就有將近1萬人按讚。許多網民看了紛紛留言幫小嬰兒加油,「祝福你健康平安」,還有人表示自己的小孩也是早產兒,「早產照顧要注意許多細節等等,父母會很辛苦,願這位小生命平安健康長大」。
facebook/台灣東森新聞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