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
主頁 » 本港基建與民生 » 土地&住屋 » 香港貧民窟 20萬人住劏房
頁尾 帖尾 顯示所有留言 搜索某用戶之留言 回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搜索本分區 搜索 支持鍵盤翻頁
含上傳圖片/文件之留言 只顯示含上傳圖片/文件之留言

香港貧民窟 20萬人住劏房
2016-10-03 00:10:00 HKT









常說香港是東方之珠、購物天堂,作為全球富裕城市之一,繁華背後是貧富懸殊越來越嚴重。根據扶貧委員會數據,2014年香港貧窮人口約96萬,貧窮率為14.3%(政策介入前的數據分別是132萬及19.6%),即是每7個人就有一個是窮人。香港處處五光十色,許多人卻連基本的安身之所都欠奉,有近20萬人居於劏房,露宿者亦逾1,600人,香港某程度上也是一個貧民窟。

人人都想上車上樓,但又談何容易,公屋的平均輪候時間是4.1年。那邊廂元朗橫洲公屋計劃,政府「摸底」後向新界鄉紳跪低,由17,000個公屋單位銳減至4,000個,任由28.8萬公屋申請戶繼續等候。年輕人想買樓更近乎天方夜譚,香港連續6年被評為「全球樓價最難負擔的城市」,根據「全球樓價負擔能力調查」2016年報告,港人要不吃不喝19年,才可擁有自住物業。

居住人權是全世界共同面對的議題,1985年起,聯合國將每年10月的首個星期一(今年是10月3日)定為「世界人居日」(World Habitat Day),希望喚起全球關注房屋問題,在金錢掛帥的香港,我們又能如何安全而有尊嚴地居住呢?

記者:劉東佩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U036 擴1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抱歉! 你無權閱覽或下載此留言的上傳圖片或文件。
如果你已建立帳戶但未登入, 請按此登入
你未建立帳戶? 請按此建立帳戶。(完全免費)
建立帳戶後請按此重載本頁。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風光背後
命裡有時終需有,

命裡無時莫強求。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蝸居攝影展 董伯伯主持揭幕 棺材屋展覽教育下一代【明報專訊】為令市民了解香港住屋問題,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噚日喺銅鑼灣搞咗個「棺材屋」展覽,喺路中心放咗個雙層衣櫃,上層照擺衫,下層就變成一個有被鋪有糧食有日常用品嘅棺材屋「單位」。社協話咁樣嘅設計安排,就係想話畀市民知,我哋平日用嚟放衫嘅15平方呎衣櫃,正正就係某啲低下階層嘅蝸居。

社協話,呢個15呎展覽棺材屋月租要2000蚊,有行過嘅市民聽到之後都覺得好驚訝。市民梁先生噚日就帶同5歲囝囝一齊睇展覽,佢話自己一家三口住劏房,因為屋企得一個窗、一張碌架牀,所以阿仔鍾意公園多過屋企,梁先生希望囝囝試瞓之後,明白自己屋企唔係最差,學識感恩。

社協今日下午3點起一連7日,喺尖沙嘴文化中心舉辦「侷住」攝影展,用50張蝸居相同大家一齊思考香港房屋未來。社協今次仲請到好關心香港嘅全國政協副主席、前特首董建華親臨主持揭幕,唔知當年後期無咗八萬五政策嘅董伯伯,會唔會體會一下棺材屋環境,又會唔會提出咩建議去改善香港居住問題呢?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有土地,五萬個單位都只起清一色私樓,將來一房入場費起碼700萬。試問是否真正解決房屋問題嗎?定係俾東九龍中產屋苑居民更上一層樓呢?大家要把握之後公眾諮詢機會,住宅用地起碼將四成起居屋、三成做公屋,最後三成做私樓。當然亦要爭取起交通博物館。
【發展局:啟德料可供五萬私樓單位】東方日報報道,啟德發展區為本港未來住宅單位供應的主要地區,政府近年放寬該區發展密度以增加住屋供應,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指發展區料可提供近五萬個公私營房屋單位,當局已完成第二階段的檢討及優化區內用地規劃的工作,當中包括檢視港鐵沙中線土瓜灣站附近早前發現的古蹟所帶來的影響,冀能增加區內整體的住宅及商業用地供應,有關研究結果將在月內公布並諮詢公眾。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棺材房體驗】住200呎劏房申公屋3年未上樓 爸爸攜子體驗15呎冀學懂珍惜








本港不少基層巿民居於劏房、板間房及棺材房等居住環境極為惡劣的單位,為喚醒巿民一同思考香港房屋問題,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在銅鑼灣街頭舉行棺材房展覽,讓巿民親身體驗入住棺材房的感覺。


社區組織協會把一個衣櫃搬到銅鑼灣街頭,衣櫃分上下兩層,協會把下層約15呎的空間,按照真實個案執拾成一個棺材房單位,內有個人衣物、糧食、毛巾及被褥等,協會指出,這類棺材房在本港並不罕見,展覽的那個「單位」已要月租約2000元。

梁先生帶同5歲兒子到場「試住」,梁生說,由於一家三口住在面積少於200呎的劏房,餐桌即兒子功課桌,房內只有一張碌架牀,他與兒子同睡下層,因此兒子一開始試住棺材屋時感覺新鮮,「覺得可以自己睡整張牀」,但試多了之後,兒子就不太喜歡這個15呎棺材房的擠迫。記者問梁小朋友家好還是這個棺材房好,他回答 : 「屋企 !因為屋企可以走,涼爽啲!」梁生說,希望藉這個展覽,讓兒子明白所住的單位已不是最差,可學懂珍惜。

梁先生說,3年前已申請了公屋,但等候時間太長,他指自己一人工作,每月收入僅13,700元,房租連水電費已用了逾5000元,生活拮据,他慨嘆「不得不認命,自己又沒有能力,政府又幫不了忙」,他說兒子愈來愈大,需要更多私人空間,希望盡快輪到公屋,早日「上樓」。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住割房好慘嫁。。非人生活。。我上公屋前每月租金4000。。包租婆頌要加500元。。佢話。。你吾住未走囉。。頌有樣大獲既。。估吾倒樓上2公婆敦倫。。天花頂D灰就跌落黎。。佢地都開工好密嫁。。3日一小戰。。5日一大戰。呢幾年真系好難頂㗎
G1258。  市2。 藍卡2010。  審查日子唔記得。April  2016. 第一次派賢達樓高層向東南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頁首 帖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曾訪分區 支持鍵盤翻頁
重要提示:為免用戶蒙受損失及為公平起見, 一律嚴禁透露商戶或裝修師傅資料, 違者會被警告, 嚴重者將被禁言甚至禁訪本討論區, 敬請合作。 (詳情) (用戶守則)
抱歉! 你無權回帖。
如果你已建立帳戶但未登入, 請按此登入
你未建立帳戶? 請按此建立帳戶。(完全免費)
建立帳戶後請按此重載本頁

請按此瀏覽"重點帖子"! X
分區表  登記 登錄 頁首 回帖 搜索 頁尾 在本分區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