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
主頁 » 本港基建與民生 » 其他 » 【世界人居日】盤點惡俗居住品味 公屋好過偽豪宅?
頁尾 帖尾 顯示所有留言 搜索某用戶之留言 回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搜索本分區 搜索 支持鍵盤翻頁

【世界人居日】盤點惡俗居住品味 公屋好過偽豪宅?

不少「豪宅」大堂都有奢華設計,水晶燈、雲石面、外牆燈飾,還有穿着西裝的叔叔幫你開門,每次出入都以為自己住酒店,何必呢?


這些私人屋苑外表華麗,但內裏卻有極多奇怪設計。例如「黑廁」──浴室內連一扇窗都冇!浴室就算有抽風系統,可以抽走臭氣,但無窗無陽光,水氣在入面長期積聚,有機會變成滋生霉菌的溫床。有些蚊型開放式單位更誇張,黑廁之餘,連洗手盤都要跟open kitchen共用,甚至連廁所門都關不到,難道open bathroom是未來大熱?
為方便住客曬晾衣服,某些私人屋苑會有一個對住廁所、煙囪、冷氣機槽的工作平台,吸盡廢氣又長期不見天日。不想衣服越晾越骯髒,只能掛在客廳或睡房窗前,最值錢的靚景,變成自己的內衣褲,認真大煞風景。反而較平實的公屋,窗下面有晾衫架,可以把衣物掛在屋外,既有自然風和陽光,又不會阻擋景觀,似乎比高尚私樓更貼心。
家門旁邊就是升降機,說話大聲一點,也怕被等升降機的鄰居聽到;有些主打細單位的新樓更奇怪,一層十三伙,共用兩部升降機,遇着早上上班上學等繁忙時間,除了要預早乘車,更要預時間乘升降機,十分可笑。
記者:李珮禎、李煒汯
攝影:周芝瑩



巨型水晶燈是不少「豪宅」大堂的標誌。無窗「黑廁」令水氣長期積聚,容易滋生霉菌。不少設有露台的私樓,嚴禁業主自設「晾衫通」,指其危險及有礙觀瞻。
公屋設晾衫架,讓住戶將衣物置於有自然風和陽光的位置曬晾。公屋的升降機大堂更加寬敞、通風。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四口家住55呎天台 一張床母女日夜輪流瞓

羅女士67歲,與女兒和兩個孫兒,分別是12歲孫女和10歲孫仔,同住55呎天台屋。自三十多年前來港起,已經住在深水埗天台,一住就接近四十年。初時只得自己一人居住,不覺空間太小,直至廿年前女兒來港團聚。「年輕時從朝做到晚,沒想過要公屋。到現在有孫兒就開始想了,已經等了三年多……」


人均面積只得十分一個車位
中大土地資源及房屋政策研究中心:「劏房或天台戶,人均居住面積47.8平方呎,等於三分一個車位。」然而,羅女士一家,每人約分得13.75平方呎,大概只等於十分一個標準車位,而房內只得一張床。晚上,羅女士會和兩個孫兒一同在床上休息;到早上,上夜更的女兒回來,她就必須讓出床來給女兒休息。「女兒回來吃完早餐就睡,我會留在外面不敢吵她。做夜更太辛苦,沒法子。」
她坦言,年輕時從沒想過要輪候公屋,自覺有手有腳,而且已經比劏房或棺材房住戶幸運得多。「有同事住劏房有蝨,千七蚊一個月,但一家都是木蝨,嚇死你!」她笑說天台屋會有老鼠或蟑螂,但兩個孫兒早已見怪不怪。
雖然孫兒不怕老鼠、蟑螂,但小孩始終會怕陌生人或其他危險人物。羅女士憶述,晚上曾有醉酒人士上樓搞事,嚇壞12歲女孫。「有瘋子走上來拍門,我嚇他說再不走就報警,他才走」,弄得他們晚上都不敢出去如廁,要在房間內用痰罐。眼前羅女士突然坐直身子,說:「有我在,他們就不用怕!」
屋外如廁吃飯 慶幸孫兒懂性
除了如廁需要走出屋外,吃飯、煮飯,以至孫兒溫習,一切都在屋外進行。訪問當日天陰有雨,記者眼見「廚房」只得一塊塊木板蓋頂,雨雖不大,但已見「天花」滴水,實在難以想像打風日子。「落雨一定要撐傘煮飯,一個撐傘一個炒菜。」她說孫兒會幫我撐傘,說着面露笑容。至於吃飯,一樣要在露天地方,落雨時就在樓梯口擔凳仔吃飯。「我們都習慣了,也沒法子,有瓦遮頭就應該滿足。」孫子可有埋怨過?「沒有,他們都很懂性,吃飯沒餸也不會不歡喜。」
問到兩個孫兒的日常娛樂,她笑說好像沒有,「他們會到街後的圖書館,因為有冷氣有電腦,可以舒服做功課。」孫兒愛到圖書館享受免費冷氣,回到家裏卻知道必須忍耐,即使衣服全濕都不敢作聲。「姐姐會大罵弟弟,要他明白電費太貴,不能亂花錢。」
12歲孫女剛剛考上區內名校,羅女士感恩說意想不到。「人人都讚她棒,我也很開心,想她好好讀書,生生性性。」生於五十年代,六七十年代在香港靠體力養活自己的羅女士,仍然相信讀好書就一定有出路,一定能生活得更好。「我希望孫女讀成書,可以賺多點錢,給她媽媽好一點的生活。」記者問,那你自己呢?「我老了,不用為我想太多。」
記者:黃凱婷
攝影:伍慶泉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鏟灰髹油抹玻璃窗 學生幫婆婆執靚屋企

天花剝落、石灰伴菜,這樣的情景每日都在屋邨舊樓上演。鏟灰髹油,看似簡單,但對行動不便的長者或傷殘人士來講,卻猶如登天般困難。


住在彩虹坪石邨的雷婆婆的例子只屬冰山一角,家中廚房及廁所的天花剝落,煮食時經常跌下不速之客。她說以前手腳靈活時自己也會維修家居,家中地磚也是自己鋪的,今年80歲的她,近年因腿部退化,出入都要靠輪椅,與患有腎病、同需坐輪椅的40多歲女兒相依為命,眼看天花剝落也無力處理。「有邊個唔想屋企整齊乾淨呢?但我冇錢叫人執。」婆婆訴苦說。
非牟利慈善建屋組織仁人家園(Habitat for Humanity)有個「關愛家居計劃」,定期組織義工幫獨居老人等免費維修及清潔家居,這日就有兩名學生義工來到雷婆婆的家。楊仲衡(Deep)是半工讀毅進學生,24歲的他正修讀建築設計及工程管理基礎,今年3月曾到內地幫貧窮家庭起新屋,當日他主要為雷婆婆家中廚房鏟灰髹油。「鏟灰髹油都係手辦眼見工夫,只要唔怕污糟就冇問題,見呢度都係做工程同裝修,算係活學活用。」
正當Deep髹油時,16歲的中學生義工陸愷寧(Kimberly),則在旁努力清潔,抹完玻璃窗就抹牆。「我喜歡做義工,之前也試過參加唔同機構嘅活動,見到呢個活動,覺得好有意義。」她說話時有點靦腆,原來從去年尾開始,她已參加過六、七次維修家居的活動,鏟灰髹油都難不到她。當日她主要負責清潔,看到幾乎一塵不染的玻璃窗,雷婆婆都說滿意。
仁人家園facebook:Habitat for Humanity Hong Kong
記者:劉東佩
攝影:劉永發



80歲雷婆婆家中放滿雜物,與患有腎病的40多歲女兒同住坪石邨。行動不便的雷婆婆無力處理家中廚房天花剝落問題,剝落的油漆經常掉入飯菜。仁人家園義工為雷婆婆家中廚房進行維修。
24歲毅進學生義工楊仲衡(Deep)為廚房鏟灰髹油。16歲的中學生義工陸愷寧(Kimberly)已多次參加仁人家園「關愛家居計劃」,這次主要為雷婆婆家做清潔。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香港貧民窟 20萬人住劏房

常說香港是東方之珠、購物天堂,作為全球富裕城市之一,繁華背後是貧富懸殊越來越嚴重。根據扶貧委員會數據,2014年香港貧窮人口約96萬,貧窮率為14.3%(政策介入前的數據分別是132萬及19.6%),即是每7個人就有一個是窮人。香港處處五光十色,許多人卻連基本的安身之所都欠奉,有近20萬人居於劏房,露宿者亦逾1,600人,香港某程度上也是一個貧民窟。


人人都想上車上樓,但又談何容易,公屋的平均輪候時間是4.1年。那邊廂元朗橫洲公屋計劃,政府「摸底」後向新界鄉紳跪低,由17,000個公屋單位銳減至4,000個,任由28.8萬公屋申請戶繼續等候。年輕人想買樓更近乎天方夜譚,香港連續6年被評為「全球樓價最難負擔的城市」,根據「全球樓價負擔能力調查」2016年報告,港人要不吃不喝19年,才可擁有自住物業。
居住人權是全世界共同面對的議題,1985年起,聯合國將每年10月的首個星期一(今年是10月3日)定為「世界人居日」(World Habitat Day),希望喚起全球關注房屋問題,在金錢掛帥的香港,我們又能如何安全而有尊嚴地居住呢?
記者:劉東佩



圖片來源: 仁人家園圖片來源: 仁人家園圖片來源: 仁人家園
圖片來源: 仁人家園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命裡有時終需有,

命裡無時莫強求。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正苦回應 : 誓保高爾夫球場 誓保會所地 誓保鄉紳/ 財團利益 3:)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U036 擴1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頁首 帖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曾訪分區 支持鍵盤翻頁
重要提示:為免用戶蒙受損失及為公平起見, 一律嚴禁透露商戶或裝修師傅資料, 違者會被警告, 嚴重者將被禁言甚至禁訪本討論區, 敬請合作。 (詳情) (用戶守則)
抱歉! 你無權回帖。
如果你已建立帳戶但未登入, 請按此登入
你未建立帳戶? 請按此建立帳戶。(完全免費)
建立帳戶後請按此重載本頁

請按此瀏覽"重點帖子"! X
分區表  登記 登錄 頁首 回帖 搜索 頁尾 在本分區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