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
主頁 » 休閒天地 » 資訊站 » 冷知識 » 你做事是否喜歡拖拖拉拉?
頁尾 帖尾 顯示所有留言 搜索某用戶之留言 回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搜索本分區 搜索

你做事是否喜歡拖拖拉拉?

2016-12-15 00:40:00 HKT








心理學家說,我們做事拖拖拉拉,因為覺得成功很遙遠,低估了成功帶來的快感。



讀書和做事都要自律,用功讀書莫拖延,自能考出好成績。



努力25鐘,休息5分鐘的簡單時間管理法或許很適用於我們這些容易分心的人。


你做事是否喜歡拖拖拉拉,不到最後一刻不肯正正經經動工的人?阿「腦細」千叮萬囑要你最遲最遲12點把報告放在他枱面,但偏偏因為你的「拖延病」發作,非要12點01分才做起?


假使閣下是雙失年輕男生,你的拖延症狀說不定更加嚴重呢。今年2月德國一家大學The Johannes Gutenberg University of Mainz的醫學院調查了2,500名男女,年齡介乎14至95歲,發現14至29歲的拖延習慣較嚴重,當中男生又比女生多,而高危一族往往更是那些失業和沒有伴侶的。至於為甚麼會有這個差異,研究人員還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來,只是說了一些大家其實老早就知道的事實,例如上網機會多,都會令年輕人分心,加劇拖延的行為等等。

拖延的成因至今還是議論紛紛,但心理學家估計,這跟我們要及時行樂,低估了將來成功的價值有關。在心理學上,有一個「時間折價」(temporal discounting)的概念,認為現在開心,比將來開心強。所以我們就算多忙,都忍不住偷偷上面書打打卡,賺它100個like才高興,完全忘記了其實你肯專心溫書,考試拿個100分的滿足感說不定還要大。又譬如說,如果我今天給你100元,或是下月給你110元,你大概會現在就拿100元,然而我換個角度說,我一年後給你100元,或者一年又一個月後給你110元,你或許會跟我要110元,因為你會跟自己說,既然可以多等一年,多等一年一個月又何妨呢?儘管在兩個例子中,回報的時差和價值其實沒有分別。

換言之,減低拖延,首先要看清楚「未來」的價值,把事好好完成帶來的價值,過程中當然要獎勵一下自己的努力。意大利作家Francesco Cirillo早年曾提倡了一個簡單的時間管理法,把工作分成30分鐘的時段。頭25分鐘努力工作,跟着5分鐘放鬆一下獎勵自己,很適合容易分心的世代。不過說到底,還是需要少少自律,如果拖延症太嚴重,秒秒鐘都與面書為伍,還是及早救助的好。

參考資料:Beutel ME, Klein EM, Aufenanger S, Brähler E, Dreier M, Müller KW, Quiring, Reinecke L, Schmutzer G, Stark B, Wölfling K. "Procrastination, Distress and Life Satisfaction across the Age Range - A German Representative Community Study."PLoS One. 2016 Feb 12;11(2):e0148054.

記者:陳以恒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1查看名單


不喜歡
G13805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不喜歡咁少
疾風知勁草 發表於 2016-12-15 17:16:52 原文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回應 #3 我是傻的别拉我
G13805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頁首 帖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曾訪分區
重要提示:為免用戶蒙受損失及為公平起見, 一律嚴禁透露商戶或裝修師傅資料, 違者會被警告, 嚴重者將被禁言甚至禁訪本討論區, 敬請合作。 (詳情) (用戶守則)
抱歉! 你無權回帖。
如果你已建立帳戶但未登入, 請按此登入
你未建立帳戶? 請按此建立帳戶。(完全免費)
建立帳戶後請按此重載本頁

公屋申請速報系統 X
分區表  登記 登錄 頁首 回帖 搜索 頁尾 在本分區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