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
主頁 » 休閒天地 » 康樂園 » 閱讀 » 坑渠蓋看世界
頁尾 帖尾 顯示所有留言 搜索某用戶之留言 回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搜索本分區 搜索 支持鍵盤翻頁

坑渠蓋看世界
渠蓋面上的怪符號 揭示神秘地下世界?
  • 在街上低頭除了滑手機,還可以看看沙井蓋(俗稱「坑渠蓋」)。渠蓋面積小小,上面的英文和數字原來通通可以解讀——20130595只是巧合地看似日期的隨機號碼?「H↑K」除了解作香港,背後還有其他意思?別看坑渠蓋黑漆漆的,讀懂背後的內涵與深度之後,馬上覺得它們都像螢火蟲般鮮明又出眾!

渠蓋的圓型花紋說明渠下的是雨水,雙三角型設計亦方便工人打開,不必整塊拿開。角落的「H↑K」和字母M原來背後各有不同意義。(陳穎然攝)

看渠面知渠底:圓清方濁

合豐鐵工廠鑄造生鐵製器50多年,街上不少沙井蓋及渠蓋皆刻有它的名字。工廠負責人陳安祥逐一介紹蓋上的符號意思,為我們揭開渠蓋的神祕面紗!現時,香港常見的渠蓋花紋主要分兩種,正方形格子為污水渠;圓圈花紋的則是雨水渠。因此,坊間也有「圓清方濁」這個簡單易明的說法。陳先生表示,這種渠蓋設計方便維修人員識別:「方紋下面是污水,讓渠務工人警惕,小心留意下面有沼氣。」除了渠蓋花紋以外,原來以前渠蓋蓋面形狀亦有圓方之分。陳先生指約在30年前,污水和雨水渠蓋的形狀完全不一樣,不過同樣一圓一方,後來才正式統一成方形。「因為有甚麼問題都可以將井蓋調轉,如果繼續用圓形井蓋,一方一圓便無法對調。」


這個污水渠蓋上的字母代表甚麼?(陳穎然攝)

井蓋也有歐盟標準


除了花紋之外,蓋面還有一些神秘符號——簡單的如H、M,亦有一串串意味不明的文字,例如EN124、20130343等,又代表甚麼呢?這一切是否鑄造時隨機選擇,或者屬於行內人的暗號呢?


原來這些文字就如渠蓋隨身帶備的出世紙一樣,用以說明渠蓋的負重能力、所屬工程項目等重要資訊。現今世代,生仔要贏在射精前,當井蓋也要講身份,「EN124」正是歐盟標準(European Standards)的認證。EN124是規範路面渠蓋的品質、類型、通過的測試等要求的標準,共分六級,E600屬於第五級,可以承受600kN(即60噸力)負荷的類型。


這款方孔型坑渠蓋的號碼則說明其寬度為233毫米及厚度為32毫米。(陳穎然攝)
u-01594-8  
揀樓次序: P058613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而蓋上的英文字母則標示該井蓋的級別:H即Heavy duty(重級),可以承受重型貨車在上面行駛;M即Medium duty(中級),可讓普通車輛通過;L即Light duty(輕型),適用於一般行人路。不過,為甚麼行人路較少看到輕型井蓋,中級、重級井蓋仍是較為常見呢?渠務署回應,沙井的設計因應不同的環境及路面情況而定,因此不能一概而論。



只有較大型的工程才會一併鑄造工程編號,旁邊的是房屋署的標誌。(陳穎然攝)

「H↑K」中間的箭嘴代表甚麼?


消防栓掣的井蓋「F↑H」(即Fire Hydrant)中間也有箭嘴符號。(陳穎然攝)

正如上文所說,蓋面就是一張出世紙,網絡供應商的井蓋自然鑄上品牌名字,而公共設施亦不例外,井蓋上都會刻有部門標誌;有時還附有一串長長的數字,例如20130343、20130595等,既似年份,又像隨機,原來是所屬的工程項目號碼。陳先生稱,一般只有大型工程才會在鑄造時一併製造中間的項目號碼,所以有時在渠蓋上會看到後期手工燒焊的數字。


街道上仍可看到舊有的圓型井蓋,有些亦刻有箭嘴符號。(陳穎然攝)

井蓋面積小小,但每個字母都有它的意義,連「H↑K」中間的箭頭也有它的存在價值。陳先生說:「在香港仍屬英國殖民地的時候,這個標誌象徵政府物料,那時候叫『皇家倉』。(按:當時的政府物料供應處)除非有來源證,否則回收場不可以隨便收買,防止人們偷取。」不過你有張良計、小偷也有過牆梯:把渠蓋砸碎再賣!不要以為到了21世紀,渠蓋不再「搶手」,約莫在2008年,原材料價格高企的日子,渠蓋可是受人覬覦的寶物呢!




u-01594-8  
揀樓次序: P058613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本土鑄造業風光史 日熔10噸鐵 渠蓋全手工
  • 沙井蓋(俗稱「坑渠蓋」)雖然外貌沉實,但卻默默的承載馬路上駛過的車輛、幫助城市進行其排污工程。有否想過外貌黑黑笨笨的坑渠蓋從何而來?原來它們曾經都是本土製造,從全人手的鑄造廠出產。鑄製不少沙井蓋的鑄造廠主人陳安祥,至今守住已有53年歷史的工廠,娓娓說出香港一段段曾經興盛的鑄造業故事。
  • 攝影:陳穎然

鑄造廠負責人陳安祥談起當年元朗工業繁盛,說得起勁。

香港消失的工業:鑄鐵業

在街上低頭觀察,經常看到井蓋寫有「Hop Fung」的字樣,雖然談不上印象深刻,卻有種莫名的親切感。原來,它不是阿峰或阿風,而是豐盛的豐。合豐鑄造廠鑄造生鐵製器50多年,這些年來出產不少井蓋、渠蓋及排污㗋管等設備。60歲的陳安祥為合豐第二代負責人。工廠是否取自父親的名字?他笑着搖搖頭說:「合豐是大家合作便會豐收的意思。」

工廠位於元朗唐人新村路附近。走進小路,經過車房、建築材料公司,終於抵達工廠,卻比想像中安靜。原來此處已沒有生產鐵製品,自90年代初交由中國鑄造廠製作。「產地已經北移,沒有人在香港開爐(高溫熔鐵的煉爐),已經是定局,是現狀,20年前已是如此。」陳安祥說:「因為環保排污問題,而且工人短缺,沒甚麼人願意入行,因為這是很辛苦的行業,比如說在夏天30幾度,還要對住熔爐,你說辛不辛苦?」


以前製作鐵器的工場,如今成了製成品儲藏及後期加工的地方。

元朗鑄造業一度興旺 設工廠過百間

雖說鑄鐵辛苦,但說起昔日元朗鑄造業興盛的日子,陳安祥說得起勁,恍如昨日光景,聽得記者大感驚奇。

「如果鑄造業來說,最興盛要數六、七十年代,工業尚未北移,經濟又起飛,建築又多。因為當時仍未有在國內生產,真正本土生產。當時光是元朗區,便有過百間鑄造廠,當中有很多小型工廠,兩三個人開一個爐,不只做渠蓋的,也有做機器零件的:引擎外殼啊、車床底架……那些都是用生鐵造。」除了建築與機件之外,連玩具製作對生鐵亦有需求:「不倒翁裏面的鐵球都是生鐵造的,要有重量『墜住』嘛。」陳安祥形容當時鑄鐵的相關工業都集中在元朗,包括礦場材料公司、製作鐵磚的工廠、買賣生鐵的鐵倉等等。如今鐵倉仍在,可是買賣的不再是生鐵,而是回收的「亂七八糟的爛鐵」。

當時,合豐鑄造廠也有一個大熔爐,唐人新村只有4間工廠設置具規模的熔爐:一家鑄造鐵鍋,一家鑄銻,還有一家與合豐一樣,鑄製排污用品。「一日可以熔10噸鐵,大約可以製造100個重型渠蓋。現時大陸一日可以做到3、40噸了,但以當時設備來說,這算是很多……當然不能夠與煉鋼廠相比。」

u-01594-8  
揀樓次序: P058613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陳安祥所說的重型渠蓋,即角落有字母H的渠蓋,可承受重型車輛在上面行駛。


自1963年,合豐鑄造廠開始鑄造坑渠蓋,當時的坑渠蓋可是一個個人手鑄製而成呢!首先,將鐵磚在煉爐加熱至攝氏2000度,熔成鐵漿;再製作砂模,並將鐵漿倒進砂模定型。隔天拆掉砂模後,清理渠蓋表面的砂漬,並髹上油漆即成。做一個靚渠蓋大有學問,除了原材料要優質、熔爐溫度要夠高之外,砂模亦要樁得結實,不然便會影響外觀,「正方形不成正方。」
沒有機器的日子 渠蓋全手工的本地製作

原以為手工作業生產緩慢,不過陳安祥表示,昔日工廠共僱用約80名伙記,一天可以製作約50多個模具。自小五起,陳安祥每天放學後便跟兄弟姊妹到工廠幫忙。他們做的都是如篩砂、打磨般較輕巧的工作,一來因為年紀輕、力氣小,二來涉及熔爐的工序危險。「其實在廠裏工作很危險,以前可以說是沒有安全措施,小小傷口一定有。」他笑說:「熔鐵時,那些『火屎』周圍飛,像煙火似的。拍拍它,連紅藥水都沒有,找點紗布、棉花就算。」

到了今天,鑄製坑渠蓋也不單靠人手,而是視乎數量和款式決定:「現在全個行業都用機器,但是數量不多、特別尺寸便會人手製作砂模。」



「有人住的地方一定有排污」

現時,合豐鑄造廠的角色就像供應商,把製成品從中國運送到港。記者問他可會懷念當時手工作業的日子,他笑道:「不會不會,現在不用自己做,『做返轉頭』就不是好景啦!」手藝失傳,不會覺得可惜嗎?「唏……學了都沒有用,粗重嘢好辛苦。大陸都沒有人做,請人都困難。」

那麼,會否擔心無法持續下去?「有人住的地方一定有排污,像新建的公路、屋邨都需要坑渠蓋。」陳安祥坐在椅子上,沒有一絲顧慮:「不會擔心,生產地轉移而已。人要適應環境啊!時代變遷都阻止不了,隨遇而安啦。你阻止不了這個潮流,到時再想吧。」

u-01594-8  
揀樓次序: P058613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長 知 識 。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U036 擴1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Good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歡樂香江幸運星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井蓋上有桃太郎、古堡? 各國渠蓋一覽
  • 如果香港的井蓋(俗稱「坑渠蓋」)是充滿文字密碼的謎語,世界各地的井蓋又有甚麼特別?原來坑渠蓋可以五顏六色,上面的圖案還可以用來說故事、學歷史?大家到異地旅行時,不妨欣賞這些街道上的小小藝術品。
  • 圖:Wikimedia Commons

日本不少井蓋設計別出心裁,色彩繽紛得令人不禁駐足。(By Tonusamuel )

渠蓋驚現桃太郎? 日本井蓋最「卡哇伊」

日本人擅長以吉祥物、卡通等形象化的角色設計,突顯當地獨特的地方文化。岡山的桃太郎井蓋便是一例。岡山吉備津彥神社祭祀的天皇之子吉備津彥,傳說是日本著名民間故事《桃太郎》主角的原型。因此,岡山除了設有桃太郎的博物館之外,到處都可以看到桃太郎的蹤影,例如雕塑、手信等,連井蓋也是他登場的舞台。


岡山的井蓋不只刻有主角桃太郎的模樣,還有陪著他冒險的伙伴們猴子、小狗和雉雞。(By Daderot)
長野縣松本市盛產的傳統手工藝品——手纒彩線球(手まり),將漂亮的彩線配搭,繞成球狀,為當地歷史悠久的民間工藝。(By HAL-Guandu)


除了當地特產之外,歷史元素亦是坑渠蓋的取材靈感。為紀念1898年(平成元年)為日本大阪實施市制100周年,政府設計紀念井蓋,上面刻有大阪的市章和市花,將當地歷史與日常生活風貌融合。
刻市花、古堡 渠蓋呈現城市精神



跳出亞洲,德國井蓋一樣寓教育於日常。邁恩(Mayen)著名景點城堡Genovevaburg建於1280年,至今已有逾700年歷史。雖然過去經歷多次重建,但Genovevaburg仍被視為當地的象徵,難怪它被選為井蓋圖案。


大阪的紀念井蓋刻有當地的市花——櫻花及三色堇。(By Daiju Azuma from KOBE, Japan)
u-01594-8  
揀樓次序: P058613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井蓋的圖案以浮雕手法製成,充滿立體感。(By Asio otus)

歐洲城市以市徽作井蓋 精緻如插畫


其實,也非每個地方都會為井蓋專門設計圖案。挪威特隆赫姆(Trondheim)有井蓋便是直接採用該城市的市徽作設計,不過複雜的圖案同樣令人好奇駐足。原來特隆赫姆的市徽本來在挪威眾多城市中便是較為精細:井蓋左邊是戴著禮冠的主教在教堂內手持牧杖;右邊站在城堡內的則是手持天秤的國王,下方三個人頭有說象徵議會,充滿細節的設計為井蓋添上一份精緻的質感。


挪威特隆赫姆的井蓋以市徽作設計,精緻得像是故事書的插畫。(By Elizabeth B. Thomsen)
奧地利克雷姆斯(Krems)同樣以市徽作為井蓋圖案,當中的雙頭鷹亦常見於歐洲國家的國徽。(By Asio otus)

反觀之,香港的渠蓋則相對低調。不過,如果可以為它們換上新裝,向遊人訴說這個城市的歷史或地方特色,你想到用甚麼圖案呢?

u-01594-8  
揀樓次序: P058613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頁首 帖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曾訪分區 支持鍵盤翻頁
重要提示:為免用戶蒙受損失及為公平起見, 一律嚴禁透露商戶或裝修師傅資料, 違者會被警告, 嚴重者將被禁言甚至禁訪本討論區, 敬請合作。 (詳情) (用戶守則)
抱歉! 你無權回帖。
如果你已建立帳戶但未登入, 請按此登入
你未建立帳戶? 請按此建立帳戶。(完全免費)
建立帳戶後請按此重載本頁

請按此瀏覽"重點帖子"! X
分區表  登記 登錄 頁首 回帖 搜索 頁尾 在本分區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