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社評】人工智能(簡稱AI)、自動化與機械人學發展迅速,成為推動全球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主角,歐美專家愈益關注,這一發展趨勢,可能令西方世界數以百萬計就業職位消失,然而人們對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衝擊,卻甚少討論。過去半個世紀,韓國、台灣乃至中國大陸等均藉着發展出口導向製造業,走上工業化和現代化之路,不少發展中國家都希望複製這套發展策略興邦脫貧,可是當下的AI和自動化生產革命,有可能導致「此路不通」,全球經濟不平衡會否加劇,值得關注。
第四次工業革命
破傳統生產模式
達沃斯上月舉行世界經濟論壇,IBM行政總裁羅梅蒂(Ginni Rometty)發言時認為,AI和自動化在工業生產上將扮演愈益重要的角色,但是未必會令大量就業職位消失,長遠還可製造更多新職位。羅梅蒂的預測若能成真,當然是好事,可是AI自動化革命到底能創造多少新職位,現在只能說是一個謎。誠然,任何變革總是有危也有機,關鍵是誰人能爭得較多機遇、誰人只能原地踏步眼巴巴看着別人發展。一些研究企業發展的專家預言,這場生產革命將帶來新的「數碼鴻溝」,善用AI和自動化的企業將可大大提升競爭力,把沿襲傳統生產模式的企業遠遠拋在後方。同樣的趨勢,相信也必然出現在國與國之間的競爭中。
過去半世紀,發展中國家為求工業化和現代化,離不開幾條主要發展道路:一是走傳統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道路,由國家牽頭推動工業發展等,惟隨着蘇聯崩潰,這條道路已證明失敗;二是出口天然資源賺錢,再謀推動其他工業發展,然而這類國家通常都走不出過度依賴開採天然資源的死胡同,無法實現產業多元化;三是先發揮廉價勞動力優勢,發展勞動密集型製造業,出口產品到西方發達世界,透過創造大量就業機會,改善國民生活。自1960年代以降,台灣、韓國、新加坡、香港、大馬以及近20年的中國大陸等,大抵上都是走這條道路,在短時間內實現了經濟騰飛。
當然,這些地方的經濟發展並非一帆風順,既受西方經濟盛衰周期影響,中、長期也要面對產業升級壓力,很易落入所謂「中等收入陷阱」,面臨增長瓶頸,惟對很多發展中國家來說,「出口導向」發展策略,已成為脫貧的希望所在。由越南、柬埔寨到孟加拉,當地政府近年莫不以低廉勞動成本去吸引投資,發展皮鞋、成衣、玩具等製造業,推動工業化。在孟加拉,成衣出口產業就為當地創造逾200萬職位。然而AI自動化生產革命,卻有可能顛覆二戰後的世界經濟發展大趨勢,令發展中國家的如意算盤難再打響。
生產商追逐低成本的經濟邏輯,導致西方世界近半個世紀出現「去工業化」(deindustrialization)情况,製造業職位逐步流向發展中國家,過去20年經濟全球化步伐加快,更加速這一進程。以英國為例,1970年製造業僱用的勞動力,佔全國總勞動人口三分之一,到現在已跌至僅約一成。不過AI自動化生產革命,卻有可能令這一趨勢出現變化,過去一些由發展中國家低技術勞工負責的生產和服務工序,有可能回流到發達國家,改由機械人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