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
主頁 » 休閒天地 » 興趣坊 » 運動 » 水泡不是病跑起來要人命! 5個解決辦法學不學
頁尾 帖尾 顯示所有留言 搜索某用戶之留言 回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搜索本分區 搜索

水泡不是病跑起來要人命! 5個解決辦法學不學




腳底起泡

腳底在長距離訓練後,因皮膚過度摩擦而造成水泡產生。但如果日常訓練腳底板頻繁起泡,除了換雙厚點鞋底的鞋外,你需要檢查跑步姿勢,看看你跑時是不是有擦地的習慣。

跑步習慣性的擦地,會造成某一個點頻繁的集中受到撞擊,這個部位就很易出現水泡。這種跑姿不僅廢鞋、費力,長時間如此還容易累積成腳踝膝蓋傷痛。

腳兩側起水泡

腳兩側起水泡常見於新鞋子,所以有一個新鞋子需要磨合的說法。正常情況下,鞋子是不需要磨合也不會造成多嚴重的傷痛,磨合是為了讓你瞭解鞋子的習性,更好的發揮運動水準。但現在更多的原因是為了避免鞋子給腳造成傷害。

如果鞋子兩邊起泡很大部份是鞋子內部設計或者生產中的小失誤造成某一個位置特別突兀,這種情況你需要穿一雙稍微厚點的襪子磨合一段時間,或者直接廢棄這雙跑鞋。

另一個最常見的原因是,你的鞋子買小了!很少有人知道鞋子有不同的寬度,通常分為B、D、E、2E、4E等,字母排序越往後寬度越大。當你在海購鞋子時,務必注意這個選項,亞洲人的腳型普遍比歐洲人的肥和寬。忽略這個選項的後果就是你飛洋過海翹首以盼的鞋子很可能讓你大為失望痛苦不堪。鞋子太大,你的腳得不到合適包裹,一直在鞋子裡面挪動也是硬傷。

腳趾起泡

腳趾起泡就該考慮你的鞋子是否太小,讓你的五個腳趾沒有空間伸展?你跑步落地是不是過於在意前掌落地?前掌落地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技巧就是:“輕輕觸底,立即騰空。”這種高效跑法受到高手們的推崇,但是如何做到其中大有學問,如何合理調整上身姿勢帶動全身協調運動,如做不到,嚴重的情況是出現黑甲。

後跟起水泡

腳後跟起水泡原因就是鞋子太大,讓腳一直在裡面活動,衝撞摩擦就起水泡。也可能因為後跟鞋口材料太糙太硬造成水泡。建議選擇襪子襪口高過鞋口款式,直接隔絕後跟鞋口。

後跟起泡更大責任在襪子,跑步過程中襪子最大使命不是保暖,是保護雙腳不受傷——跑步一定要穿著專業速幹襪而不是純棉襪原因在於,運動中大量的出汗使得襪子變硬粗糙,這時襪子就變得非常有破壞性。

防患於未然,腳底起泡的預防辦法有哪些?

根據剛剛的水泡原因分析,我們知道跑步中避免水泡產生的核心思想就是減少摩擦, 所以需要

1、最基本,請保持一個正確的跑步姿勢。

2、凡士林是防治水泡良藥。如果某部位經常出現水泡,可以事先在那部位塗抹些凡士林或滑石粉;也可在容易長水泡處貼上醫用膠帶或創可貼,起到減少摩擦作用。

3、注意鞋襪選擇。穿好鞋襪才是防止跑出水泡的核心辦法,減少腳部與襪子、鞋子間摩擦,從根本避免水泡產生。

在跑鞋的選擇上,我們需要注意選擇適合自己腳部的尺寸、厚度和型號,如果是在新跑鞋的適應期,建議一定不要跑太長的距離,讓腳步和新鞋子相互適應,這樣才能有效的避免水泡的產生。在溫度較高的時一定要選擇透氣性好的鞋子,在熱天最好不要穿著表面附有GORE-TEX材料的鞋子,這樣的鞋子透氣性較差。

其次,我們一定要在跑步時選擇專業運動襪穿。原因很簡單:

1、專業運動襪所採用的無縫針織技術能夠使得內側平滑舒適,防止出現水泡。

2、專業跑步襪一定是使用速幹材料製成,這使得腳部更加透氣,達到速幹效果。而速幹材料一般分為棉質與合成纖維混紡,例如棉與滌綸氨綸混紡,或者羊毛與合成纖維混紡,例如羊毛與滌綸氨綸混紡。

3、有些專業運動襪會在襪身附著排氣孔以加速襪內空氣流通,保持襪內恒溫。

就算是專業運動襪也存在壽命問題。襪子使用頻率過高會加速老化,材質變硬也會造成水泡,所以運動襪這樣的功能性貼身衣物需要勤換。據說2013年TDG 330公里的冠軍就帶了37雙五指襪,在感覺腳有任何異樣時立即更換。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疼屎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巧痛啊!
天神邨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頁首 帖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曾訪分區
重要提示:為免用戶蒙受損失及為公平起見, 一律嚴禁透露商戶或裝修師傅資料, 違者會被警告, 嚴重者將被禁言甚至禁訪本討論區, 敬請合作。 (詳情) (用戶守則)
抱歉! 你無權回帖。
如果你已建立帳戶但未登入, 請按此登入
你未建立帳戶? 請按此建立帳戶。(完全免費)
建立帳戶後請按此重載本頁

公屋申請速報系統 X
分區表  登記 登錄 頁首 回帖 搜索 頁尾 在本分區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