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
主頁 » 公共出租房屋 » 其他 » 舊式屋邨設計前衞 美化背後有段故
頁尾 帖尾 顯示所有留言 搜索某用戶之留言 回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搜索本分區 搜索
1...3
支持鍵盤翻頁

舊式屋邨設計前衞 美化背後有段故


短片:http://video.cdn.on.cc/Video/201704/ONS170419-14079-68-M_ipad.mp4

舊式屋邨充滿了香港人的集體回憶,除了小店,邨內亦有不少具視覺藝術元素的美化及休憩設施,其中幾個更成為最近網民熱議的「打卡」熱點。這些設施值得欣賞之餘,原來還承載了一段關於香港房屋的歷史。

說到美化及休憩設施,就不得不提觀塘樂華南邨停車場上蓋。7幅髹上天藍色油漆的牆整齊排列,牆身中間圓形的空心位置對齊,彷似一條時光隧道。牆與牆之間亦設有長櫈,供居民休息。除此之外,不遠處的樂華商場平台上有兩幅壁畫,分別畫有西式陽台看出去的月夜,美化原本單調的牆身。同區的彩霞邨亦設置了兩個中式涼亭,配合旁邊的水池,吸引居民於亭內下棋閒聊。雖然位於長沙灣的蘇屋邨正在重建,但邨內的燕子亭卻得以保留,於亭內抬頭就能看見天花上由畫家麥榮繪畫的壁畫,將蘇屋邨附近的環境盡收於天花之上。

建造這些美化和休憩設施的原因,當然不是只為給人拍照「呃like」用,而是為邨內居民打造舒適的居住環境,背後更有一段香港房屋歷史。香港歷史研究學者爾東指,早期的屋邨分為兩大類,一是於1953年石硤尾大火後,由徙置事務處為安置低下階層而設的徙置大廈,「第二類是屋宇建設委員會興建的,比較有質素,對象是中下階層,所以休憩設施比較多。」

正因屋宇建設委員會有較多資源興建高質樓宇,而對象又是中下階層,所以可用較前衞的設計,加入更多特別的美化和休憩設施,彩虹邨正是其中一個例子,其獨特設計曾奪得香港建築師學會銀牌獎。爾東解釋這類屋邨當年吸引到很多人排隊租住,但入息要求相對較高。兩類屋邨的差別亦令大眾產生不同的期望:「正如今日我們講居屋和公屋,大家可能期望居屋的設施會好少少。」

屋建會於1973年和徙置事務處合併成為香港房屋委員會,隨着十年建屋計劃的展開,就一視同仁發展屋邨,無「靚樓」和徙置大廈之分,加上70年代開始經濟起飛,港人和政府對建屋的期望亦變高,「但到了80、90年代,大家對休憩設施的要求可能變得不一樣,如屋邨旁多了康文署的設施,對本身屋邨的休憩設施需求相對地少了。」爾東更指社會文化的改變令現時不少設施的對象變成小朋友,而且以實用和安全為首要考慮。

雖然他形容新落成的屋邨「倒模咁起」,大家會覺得有必要的設施就足夠,但對於是否要增建這類設施,又帶一點保留:「時代不同了,要求也不同,我諗將石硤尾南山邨的拱形設施(彩虹橋)放在新式屋邨會顯得格格不入,我哋會懷舊、覺得是集體回憶之餘,對新屋邨也有期望。」







祝未上樓朋友早日上心水樓;祝已上樓朋友安居樂業!
如果大家有任何疑問或分享, 建議大家在適當分區建立帖子。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5查看名單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擴2 轉 市2 No. 1265XXXX, 特快 No. 18XXX (2011), 15XXX (2012), 8XXX (2013), 58XX (2014)
Step 1 - 29/01/2013, Step 2 - 09/04/2013
第一次收信派長康邨, 第二次收信派雲漢邨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G1297xxx 擴2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擴展四人 - 號碼:1234XXX - 09年5月收藍咭 / 15年2月12日審查, 3月17日審批合格
2013特快:23XX / 2014特快:15XX / 2015特快:7XX / 2016特快:28X
第一次派房:19/5/2016 - 梨木樹舊邨(問題單位 - 拒絕)
第二次派房:18/8/2016 - 水泉澳映泉中層(因成功揀選特快, 所以放棄了)
22/9/2016:特快成功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頁首 帖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曾訪分區
1...3
支持鍵盤翻頁
重要提示:為免用戶蒙受損失及為公平起見, 一律嚴禁透露商戶或裝修師傅資料, 違者會被警告, 嚴重者將被禁言甚至禁訪本討論區, 敬請合作。 (詳情) (用戶守則)
抱歉! 你無權回帖。
如果你已建立帳戶但未登入, 請按此登入
你未建立帳戶? 請按此建立帳戶。(完全免費)
建立帳戶後請按此重載本頁

請按此瀏覽"重點帖子"! X
分區表  登記 登錄 頁首 回帖 搜索 頁尾 在本分區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