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
主頁 » 本港基建與民生 » 學校&教育制度 » 壓倒學童的最後一根稻草—BCA
頁尾 帖尾 顯示所有留言 搜索某用戶之留言 回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搜索本分區 搜索

壓倒學童的最後一根稻草—BCA

【文:香港社會工作者總工會】

《學習的理由》,是一齣台灣電影,反映台灣人對教育的反思;「學習的理想」,也是我們香港人、香港社工、香港家長、香港老師和學生,要經常反問自己的問題。

本年四月,社總邀請了來自台灣一個關注教育的組織,透過電影,向數十位香港的教師和社工,一同探討孩子面對教育和考試制度的出路。

寶島:學生是寶,還是考試成績是寶?

台灣學生在國三(約等同香港的中三)之後,學習就得分流。孩子成績越好,可選擇的學校越多。社會不成文的學習規則是,選擇學術高中,出路多;選擇職業學校,難回頭。面對未知的明天,十五歲的靈魂,將何去何從?

失去了學習的理由

電影《學習的理由》裡面,呈現了台灣孩子的學習動力與潛能,如何在進入教育體系後被「急速凍結」,反映台灣教育現時普遍的現實。單一價值觀的學習評估制度,相對無趣,更使能力太強的被排擠,表現太差的被欺凌,學習變成了一件痛苦的過程,人生的無奈。主流教育告訴他們「努力讀書、拼命考試」是生存的條件。電影發現,面對的考試規則,孩子漸漸失去夢想的勇氣、學習的理由。香港情況呢?

不入流便是次等,何其殘忍

一位本地前教師表示,她當年進入 Band 5 學校教書的時候,遇見過有中學生連小三英語程度也沒有,她反問自己:香港的教育制度為甚麼會是這樣的?我們不會親手扼死一群不入主流的學生;但教育制度只重視單一考試,再從考試中分出優劣,沒有提供多元學習的途徑,這形同慢性謀殺一班在考試中落後的小朋友。

教育不應是削弱學生的能力

有一位上中學的的學生,感到比不上別人,失去自信,害怕了中學的生活,故其家長決定讓小朋友休學一年。在一年的休學過程中,小朋友重拾自信心,認識到自己擁有甚麼能力,甚麼是自己能力以外的事情;休學一年後,現在小朋友再上中學時,重新適應中學的生活。這個例子,是一個諷刺,因為理解學生自己擁有的能力,不是應該在教育體制裡發生的事情嗎?

從TSA或BCA看,香港孩子學習的理由是什麼呢?

TSA和BCA也是一樣,縱使政府說是一套評核機制而已,好讓跟進學生的進度。可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是看見了學生的語文和計算的能力,亦見到學生的操練能耐;但是,在TSA和BCA成績表現欠佳的學生,我們又能否可以也見到他們的能力是甚麼呢?

說到這裡,從TSA或BCA看,香港孩子的學習的理由是什麼呢?是為校譽而拼命奮進?是為從操練中磨鍊鬥志?是服從教育局的權威?是逢試必勝的決心?

教育是孩子的成長

當大家談論TSA或BCA的時候,當林鄭也打著暫緩TSA旗號的時候,又當教育局指BCA是經過改良,大幅減少背誦和操練的時候,我們要思考,除了是該每年2日的BCA外,其實一年365天的學習氣氛是怎樣的呢?有多少天是為了考試?有多少天是為著每一個孩子亦可以有不一樣的出路?有多少天是撇開考試,讓孩子發展潛能、成就自我?TSA,是一碌大杉;改良了的BCA,也是足以壓死人的稻草。早已背負重磅的孩子,或已不堪負荷了。

再請大家思考一下我們要孩子學習的理由。

寶劍鋒從磨礪出
梅花香自苦寒來
一勤天下無難事
全民護港憑良知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Abcdefg,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頁首 帖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曾訪分區
重要提示:為免用戶蒙受損失及為公平起見, 一律嚴禁透露商戶或裝修師傅資料, 違者會被警告, 嚴重者將被禁言甚至禁訪本討論區, 敬請合作。 (詳情) (用戶守則)
抱歉! 你無權回帖。
如果你已建立帳戶但未登入, 請按此登入
你未建立帳戶? 請按此建立帳戶。(完全免費)
建立帳戶後請按此重載本頁

請按此瀏覽"重點帖子"! X
分區表  登記 登錄 頁首 回帖 搜索 頁尾 在本分區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