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他們的生活產生巨大的不同
你睡過路邊嗎?我睡過。
見習那年,在急診輪訓時,某天一名中年女性患者被救護車送進來,意識不清。一群醫療人員飛奔過去,立刻開始進行各種理學檢查。護理師快速量測了基礎的生命徵象,呼吸、心跳、血壓都穩定。一位學長迅速用手指關節在她的胸骨上轉了一下,隨即吆喝「沒事,大家回去工作」,剛進醫院的我還不知道發生什麼事,學長看到我一副傻眼的樣子,就跟我解釋了一下:「剛才做疼痛測試,病人是有反應的,他昏倒是用裝的。」
但這病人並沒有因為被拆穿就醒來,還是被放在觀察區的一角。
「隔天早上確認沒問題就讓她出院吧。」學長這樣交代。
觀察了一下:病人大概四十出頭,身體散發出一股異味,衣物都髒污破損了。除了一些皮膚狀況外,沒太多健康上的問題。但為什麼她要來躺在這裡?
午夜過後,來診患者變少。我忍不住走到床邊問她:「你現在還好嗎?有什麼不舒服嗎?」
她搖搖頭。
「你會肚子餓嗎?」
她點點頭。
我走到急診旁的便利商店,買了一個微波的便當,拿回急診室給她。她不吭一聲,很快把便當吃完了。
「為什麼要假裝昏倒來急診呢?」
「下大雨,沒地方睡。」
她回答的瞬間,我其實嚇了一跳,我本來以為她不會說話。
那天我跟她談了快半個小時。她19歲就離開屏東嫁到高雄,22歲就生了兩個小孩,結婚生子後就沒有工作。但先生在他36歲那年外遇,跟她離婚,把她趕出家門。沒有一技之長的她在高雄的阿公店陪酒過一陣子,但很快因為喝酒過量胃潰瘍、失眠,精神狀況沒辦法讓她繼續工作。於是她開始做一些洗碗、幫傭、舉牌這類的工作,雖然不穩定,但一個月還是能賺一萬多塊。但沒有人願意租她房子。
「妳有錢為什麼沒人租妳房子?」
「如果你到我這個年紀,沒有家人,工作不穩定,你就知道為什麼你租不到房子了。房東怎麼會知道我哪天會不會死在他房子裡沒人知道啊?」
那天我感到巨大的絕望。她做錯了什麼嗎?或即使她做錯過什麼,這社會就一定要這樣對待她嗎?我想起我的媽媽,如果她也在三十幾歲被趕出家門,她會不會也必須過著這樣的生活?炒房炒地讓多數年輕人買不起房,或即使買了房,只要工作一不穩定,流落街頭其實仍是很容易發生的事。而政府對於居住正義的努力,仍然那麼不足。在社會許多你看不到的角落,有人是這麼努力地生活著。
很多時候,醫療人員對這樣的狀況感到困擾,因為這會佔用醫療資源,醫院也不是收容所。但這樣又濕又冷的晚上,除了這樣,她又有什麼地方可去?
那天離開急診,我沒有回家。我坐在急診附近的一個角落,跟幾個街友聊天。為什麼他們喜歡在這附近或坐或躺呢?原來理由這麼簡單。
「這裡比較亮,不會被打。」
「如果真的發生什麼事了,離醫院比較近。」
「剛從醫院出來的人比較有同情心,比較有人願意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