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具遺體當自己親人般對待」
他一個月去殯儀館的次數,比普通人一生所去還要多,但當看見同齡的人過身,仍然難免傷感。「壯年走嘅男人,我覺得好悲傷同感觸。(因為諗起自己?)都可以咁講。因為通常佢哋都遺下孤兒寡婦,會諗起自己家室。」當有親友或朋友過身,他從不缺席,但有一習慣,「我唔去停屍間望遺體,因為我想記住嗰個人生前嘅樣。」他一直自我提醒,見盡死亡,但不能麻木。「我成日叫新入行當仵工,唔可以當遺體係件貨物,因為對家屬嚟講佢係無價之寶。」訪問期間他提了四次,「對每具遺體都應該當係自己親人咁對待。」仵工和家屬的交流機會最少,容易被人所忽視,但他們仍然不問回報,默默送先人走好最後的路。其實仵工跟喪禮策劃師及喃嘸師傅的工作看似厭惡性又不吉利,甚至曾不被身邊人看好,但他們都抱着一份使命感,好讓先人塵歸塵,走向樂土。
後記
生離死別,大概是世上對任何人最公平的事。在生命盡頭時,亡者都想走好最後一程,毋讓在世人牽掛。記得最上一次因親人去喪禮,已是小學公公過身,當時對死的概念仍然很模糊。長大後為了採訪,反倒去了數次不同形式的喪禮,最深刻除了是殯儀館很冷之外,還有三位受訪者的細心、對亡者的盡責、對家屬的關懷。花開花落終有時,願讀者對為亡者服務的人,及死亡這回事,有多點體會,多點了解。
記者:鍾藹寧
攝影:伍慶泉、許先煜、蕭志南
近年殯儀業講求服務質素,以往的仵工衣着比較隨便,而賢師傅的公司已統一全黑色裝束及穿長褲,以示莊重。(蘋果日報)
仵工先替遺體穿衣及化妝,再安置在棺木裏,隨後把靈柩運上靈車。(蘋果日報)
之後靈車開往教堂或殯儀館,到達後仵工會先在靈車後地面放置兩張小木凳,避免讓靈柩接觸地面。(蘋果日報)
把靈柩安置好後,先蓋上白布,以防污垢。(蘋果日報)
把靈柩送往場地後,因各喪禮時間不一,仵工要在附近隨時候命。(蘋果日報)
出殯後,仵工以同樣方式把靈柩搬運,再前往火葬場或墳場。(蘋果日報)
當遺體完成火化或下葬,仵工的工作亦告完成。(蘋果日報)
賢師傅偶爾亦需把靈柩抬上山。他直言是辛苦工,但早已習慣。(蘋果日報)
他曾於屯門散石灣遇過一條接近90度的樓梯,毋須抬棺木都走五至十分鐘路程,所以稱之為「天梯」。(蘋果日報)
賢師傅(左一)是愛百合殯儀服務公司的合作仵工,圖為一班仵工與愛百合創立人吳思源先生(右一)合照。(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