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
主頁 » 休閒天地 » 資訊站 » 港澳新聞 » 大嶼山隱世澄碧邨 出入市區要經長洲
頁尾 帖尾 顯示所有留言 搜索某用戶之留言 回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搜索本分區 搜索
1...3
支持鍵盤翻頁

大嶼山隱世澄碧邨 出入市區要經長洲
百無代價換嚟啲乜?
  • 樓價持續高企,統計指香港連續七年成為全球最難負擔樓價的城市,唔食唔飲18年才能置業。不過,香港有個隱世平房式豪宅澄碧邨,位於大嶼山芝麻灣半島南邊的二浪灣,200多萬即享有千呎單位,坐擁無敵海景。聽落非常心動?租或買之前請先參考以下用家心聲:無任何購物設施、無WiFi、斷電、出市區要兩小時。
  • 住客張先生(化名)和妻子14年搬入,自此每天花4小時來回通勤,遇上打風落雨壞天氣,隨時滯留長洲,他甚至乾脆買支魚杆,在碼頭邊釣魚邊等船。澄碧邨沒有餐廳、超市和街市;出入只能依賴一小時一班的私家渡輪。
  • 不過,能用劏房租金入住1000餘呎單位,每晚在海潮聲中入睡,貼近自然,與世隔絕。「這裏給我的最深刻印象是,我住進一個明明位於香港,卻又極之不似香港的地方。」張先生說。

千呎海景單位租金「劏房價」  

要到澄碧邨,先在中環坐新渡輪到長洲,再由長洲坐20分鐘私家渡輪到二浪灣。足足兩小時坐兩程船的旅途,似乎入住的首要條件是不怕暈船浪。從2015年至今,澄碧邨有10宗成交,樓齡36至38年不等。澄碧邨有196個單位,但成交量一直不多,由16年至今只有兩宗成交。今年6月,一個實用面積1,240呎,以近年「最高價」400萬成交。



位於南大嶼山二浪灣的澄碧邨,是和記黃埔第一批地產項目。相信每個坐港澳飛航船的市民,都曾經目睹這片沙灘和別墅。(陳嘉元攝)





這裏每個單位都貼有船程表。(陳嘉元攝)


要到澄碧邨,這個碼頭是第一站。保安會確保每個上岸的人有業主或住客陪伴,否則只能回到長洲。(陳嘉元攝)



海的彼方就是長洲。(陳嘉元攝)



本帖最後由 folee0001 於 2017-07-09 09:42:37 編輯
u-01594-8  
揀樓次序: P058613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这不是公屋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相信沒多少香港人能想像,坐擁一整個海岸的生活是怎樣。政府常說要親水,這裏的居民最親水。(陳嘉元攝)

張先生回想搬到這裏的決定,以「把心一橫」形容。「當時和妻子上網找市區單位,村屋也好,唐樓也罷,只有劏房。普通的百幾二百呎單位,要6至7000元,最貴的接近一萬元。所以找到這個租盤,雖然偏遠,但海景很美麗,於是我們把心一橫,搬去起碼是人住的地方。」

張先生租住的澄碧邨單位1,080呎,兩房一廳。他不方便公開租金,只說是「劏房價」。他記得當時一落船,赫然發現這列坐北向南、朝向沙灘的5層高平房,正是以前坐港澳航線時遇見的風景。當時他還道是大陸的平房。穿梭平房之間園林小徑,這裏除了房子還是房子。他補充,曾經有間會所以及直昇機停機坪供住客使用,但關閉多年。


船程動輒兩小時 邨內全無日用品

張先生一直在港島上班。由以前坐巴士、鐵路轉變成輪船,坐在船上搖擺不定。他坦言,最初對此吃不消,不時在船上暗忖:每天如是,如果要趕尾班船怎辦?趕不到又該怎辦?換上新的生活規律,往返長洲的渡輪最早6時,最遲12時。如果說習慣,倒不如說是舒適而遠離煩囂的環境,大為提升睡眠質素,不怕提早兩小時出門。於是這兩程船,成為了他思考事情和閱讀的餘裕,間或加插跑去碼頭趕船的「運動」。下班後,夫妻會在長洲購買日用品和食物,直到船差不多到岸便上船。

島上沒有任何購物設施,連汽水機也欠奉。澄碧邨居民極度依賴長洲。每次要到長洲,他們得花3小時來回,有時為吃飯、有時為購物,「家電如果損壞,長洲有指定的電器店,店員會幫手運電器到澄碧邨,船家和保安員都認得他們。」

住進澄碧邨數年,張先生的朋友和親戚探訪他時,聽到的意見不外乎是「世外桃源」,讚嘆無敵海景之餘,好奇他們的日常生活。的確,好些景像也許是不少香港人夢寐以求的:乘船回家時見到海面泛起粼粼綠光,猶如海底螢火、沙灘散步迎接日落。然而除了船的班次疏落外,這裏一年總有一兩次斷電,原因不明;沒有光纖覆蓋,他僅能使用手機數據流量,網上看片頓時慢了幾拍。澄碧邨更只能依靠水池收集雨水和山水供居民使用,他們家的濾水器用了半年,濾芯已經變黃。

u-01594-8  
揀樓次序: P058613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無敵靚沙灘 居民垂釣為樂

那生活該怎樣過?張先生指住窗外遠處的沙灘說:「從每天早上給海浪聲喚醒開始。那裏的沙灘稱得上水清沙幼,由於和黃70年代買下整個海岸,沙灘沒有救生員當值,也沒有防鯊網。」有沙灘,又有深水碼頭和石灘,澄碧邨居民平時會到沙灘上遛狗、玩水上電單車、槳板、獨木舟。有熟悉海產的朋友對張先生說,二浪灣海域漁獲豐富,有煲湯一流的石狗公、石斑,故他不時見到漁船駛來作業。同樣,居民多數喜歡釣魚,連帶影響了他。居民之間會比拼一番,如果有人釣到半米長的大魚,是一件值得在鄰里間吹噓幾個月的大事。

他說,以前對沿海生活的想像,只限於如深井沿岸的高尚住宅。澄碧邨環境寧靜,50幾戶住客各有自己的生活節奏,出入時間儘管不同,彼此總會在船上相遇。海濤聲裏,人隨波浪起伏,聊起近況,下船後各自回家。鄰里間大多認得對方,卻未必相熟,張先生搬來半年後才與樓下的鄰居交朋友。在此之前,就只有一位退休的裝修師傅梁先生,因為免費幫他裝修新居而結識。「梁生當時見我們新搬進來,而且單位無需大幅度裝修,主動提出免費幫忙。」張先生笑說。

住客保安關係緊密

在這裏生活,真的沒有吃喝玩樂,生活寧靜到以為自己已經退休。張先生便說,這裏的住客確實比較多退休的銀髮族,也有不少外國人家庭。當他上班、下班,渡輪上的乘客多數講英文,有個日本人家庭的孩子,每天清早校服齊整,和他一起上船。他又記得,有夜一對洋人情侶爭吵,驚動保安員報警。當張先生在窗台看到一艘水警輪駛到碼頭,他不禁失笑。一群好奇的住客也特地下樓湊熱鬧。

駐守在碼頭的管理員則認得所有住客。由於不少業主見單位空置,會邀請朋友作伴渡假。如有陌生人進來,他會點人數及通知業主或租客確認身份,否則謝絕上岸。

保安嚴密之餘,那些保安員對住客其實頗貼心:「有時打風,他們會打電話提醒尾班船幾點,注意時間;如果不幸滯留在長洲,他們會代為聯絡街渡,接我們回去。記得有次見到某個業主的朋友下船時不慎墮海,保安立即跳海救人,一身手機銀包都濕了。」張先生剛說完,他的妻子立即補充,其中有個保安似乎是為了釣魚才打工,她好幾次在假日見到他換上便服坐船過來,背着魚杆。


為睇戲錯過尾班船 買杆釣魚消磨時間

一直講船,確實船對澄碧邨居民而言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張先生提到,居民之間都有一個共識:希望船加密班次。班次已經疏落,一旦遇上颱風,對居民極之不方便。他特別記得,去年10月8號風球海馬襲港,他趕到長洲的時候,尾班船提早開出,結果滯留碼頭9個小時。等候期間無聊,他乾脆買支魚杆,和5、6個長洲年青人在碼頭釣魚。


大概這是每個澄碧邨居民出入時候,在船上所能望到的風景。張先生便覺得,在這裏生活與船脫不了關係。(陳嘉元攝)

「可以說,船主導我們的生活。經常看手錶,不時小跑步到碼頭趕船是日常。在公司OT而錯過尾班船,唯有坐新渡輪的凌晨班次到長洲,等到天光有船才回家補眠。我也試過看完戲,發現趕尾班船無望,唯有在市區住一晚酒店。」他說。

「如果你生活節奏急促,工作繁重,你不會感受到寧靜和舒適,只會覺得這是非人生活。我忍受不便,來換取一種有價值的生活。香港的高地價政策,令到市區只有愈來愈貴的私樓,買不起只能租屋,回想以前租200呎劏房的日子,人都癲。正好澄碧邨令我調整生活步伐,同時反思:難道市區地段,真的沒有稍為偏遠,而提供一定質素的居住環境給市民?」這就是他經常坐船時思考的事情。

澄碧邨的歷史是什麼?以前有個豪華會所,今天又變成什麼樣子?請看下集

u-01594-8  
揀樓次序: P058613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大嶼山澄碧邨 廢棄會所猶如時間停頓 無名狗屍孤獨化灰
  • 大嶼山澄碧邨今天以隱世海景豪宅聞名,交通極為不便,出市區動輒要坐兩小時船。邨內沒有任何設施,只有一個荒廢多年的會所,將時光停留在20、30年前,甚至有一條不知甚麼時候死去的狗屍,旁邊還有相信是居民的獻花。今天會所人去樓空,但原來1980年入伙時,是和記黃埔首個地產項目,定位為豪華渡假區。
  • 澄碧邨是於1980年11月入伙,有20幢4層高別墅提供196個單位,以及3層高會所。
  • 這座會所藏身在朝海一字排列的別墅後面。穿過別墅之間的小徑,見到半米高的生鏽鐵門。鐵門後全是雜物,僅能推開少許空間進入。沿路放眼望去,沒有注水的泳池,雜草掩藏進入會所的通道,高度及膝。甫入廢墟,便感覺空氣混濁,逐漸粗重的呼吸聲、踏在碎裂地磚上的腳步聲,打擾午後一片死寂的空間。

和黃首個渡假區 華僑日報:夢寐以求的樂園​

澄碧邨的設計原意為渡假別墅,自設私人碼頭、燒烤場和會所。儘管目前這裏仍有50幾戶住客,但會所荒廢多年。根據1976年的《華僑日報》報道,澄碧邨為和記黃埔開發的渡假區項目,面積38萬平方呎,有14幢瑞士式別墅。設立會所,乃源於當時港人對加入俱樂部需求殷切。即使當時加入大小會所會費不菲,輪候入會時間漫長,環球物業代理有限公司代表潘先生對此相當有信心。他如此介紹澄碧邨:「如果你想遠離喧鬧之市區,卻又覺鄉居生活過於沉悶單調;那麼,澄碧邨將是你夢寐以求的樂園。」


天花板塌下,壓住桌球桌。如果會所仍然開放,維修妥當,相信今天澄碧邨的住客也會樂意使用。(陳嘉元攝)


這具無名狗屍死去多時,牠在此死去的原因是個謎。旁邊有相信是居民所獻的花。(陳嘉元攝)





遠眺會所頂層,可以見到會所純白色的外牆剝落不少,與外表美觀的一列豪宅相對,天淵之別,有如豪宅後藏了座廢屋。(陳嘉元攝)

u-01594-8  
揀樓次序: P058613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業主高太和丈夫2014年以一百多萬購下一個單位,當時會所已關閉多年。她的單位800多呎,兩房一廳,目前仍然招租,每月要交2500元管理費。她對澄碧邨的印象,只有暑假時帶子女和他們的同學到來燒烤的光景,一年只小住3、4日。「保安頗嚴密的,下船後小孩子得一字排開讓保安員數人頭。這裏雖然有燒烤爐,但一部汽水機都冇,所有東西得在長洲張羅。」高太說。

她指這裏的住客多數是外國人。她笑說,曾經接待過一個家庭,洋人丈夫極為喜歡這裏的景色,表明願意入住,但本地妻子卻因為在奧運站上班,嫌太遠,最後拉走丈夫,買賣告吹。




雖然荒廢多年,但會所陳設離奇保持原貌,就像只是剛好人都離開了。加上一條死去多時的狗屍,有點不寒而憟。(陳嘉元攝)

80年代管理費=工人平均月薪4成

當年入伙後,住客須繳交550元,水、電、保安管理、會所月費全包。1978年一名紡織工人每月平均工資是1,289元,這筆費用已經相等於其4成工資。會所設有多種設施,中西餐廳、酒吧、舞池、桌球室,貴賓廳可供開會,還有托兒室,由註冊護士照顧你的子女。來到1982年,澄碧邨仍主打渡假區發展,歡迎大機構如香港電燈、萬國寶通銀行購置員工宿舍,定期在會所開會。會員分兩種:家庭會員及公司會員。家庭單位計算的會費是25,000元,再按月收250元;公司單位計算則為50,000元,再按月收500元。

那些曾經繁華的景像,以及代表非富則貴的數字,今天已成歷史。會所面對沒有注水的泳池,外牆剝落,雜草叢生。走進去,室內昏暗,好些天花板塌下壓在桌球桌,然而陳設清楚可見,感覺就像一瞬間人去樓空,來不及清理。用料高貴的啡色厚地氈發霉、溶解,像踏在泥濘上;磁磚自然破裂,空氣不流通,待一會已經滿頭大汗。

u-01594-8  
揀樓次序: P058613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會所關閉15年 豪華設施定格至今

一條躺在梳化上死去多時的狗,屍身已經化灰,堆出勉強辨認的形狀。牠可能是整個會所曾經唯一的生物,但到底牠幾時進來,幾時死去,無從得知。不過,狗屍旁邊有一束花和一封信,相信是某個居民偷走進去,獻花悼念。

會所像遺留下一個時代。宴會廳的桌椅上放有厚重的黃頁,紀錄書頁中的電話至今是否仍能打通?書架有多本90年代的時代雜誌:95年以色列總統拉賓遇刺身亡、97年戴安娜王妃車禍喪生、91年籃球巨星魔術手莊遜(Magic Johnson)宣佈患上愛滋病。影響香港社會深遠的越南船民事件,原來也曾經是時代雜誌的封面故事。加上一系列蘇格蘭作家John Lingard所著的《Kevin and Sadie》愛情小說,不難想像當時出入會所的,是上流社會的外籍人士。

據住客透露,因為管理公司糾紛,會所在2002年關閉。昔日豪華設施逐步被棄置,在會所的文件房內,仍可以見到追溯到99年的管理公司維修紀錄。如今在這裏生活的住客,可說是與廢墟為鄰。

u-01594-8  
揀樓次序: P058613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世外桃源……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唉,退休可以考慮下
G1267400 市4 一般家庭
2010年12月藍咭
11/12/2017轉S1..
01/01/2018收信安排在09/01見官。
4月16日轉S2..
4月19日轉S4
4月20日收信派安泰。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估唔到, 原來香港境內都有呢 D 咁嘅隱世好地方, 但係停頓了發展, 做成不便, 真係好可惜啊!
(按入圖像自我介紹) G1324 擴2
安居在沙田
http://cyclub.happyhongkong.com/viewthread.php?tid=2467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頁首 帖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曾訪分區
1...3
支持鍵盤翻頁
重要提示:為免用戶蒙受損失及為公平起見, 一律嚴禁透露商戶或裝修師傅資料, 違者會被警告, 嚴重者將被禁言甚至禁訪本討論區, 敬請合作。 (詳情) (用戶守則)
抱歉! 你無權回帖。
如果你已建立帳戶但未登入, 請按此登入
你未建立帳戶? 請按此建立帳戶。(完全免費)
建立帳戶後請按此重載本頁

請按此瀏覽"重點帖子"! X
分區表  登記 登錄 頁首 回帖 搜索 頁尾 在本分區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