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昆明動物園一隻14歲雄性孟加拉虎「小虎」,前日將「同居」多年的18歲雄性東北虎「毛毛」咬死,引發關注。園方事後解釋,小虎是因發情,才會突然襲擊同伴,這次意外與混養兩種不同品種老虎無關。不過,上海澎湃新聞今日引述專家指,園方的「發情論」可能性很低,認為兩虎打鬥屬異常行為。
華東師範大學生命與科學學院教授禹娜昨日接受該報訪問時指,在野外,老虎打鬥一般發生在雄虎之間,原因主要為爭奪食物資源、配偶或領地。但據其分析,首先,兩虎屬於長期圈養,已習慣了彼此的存在,故不太可能是領地原因;其次,動物園餵養,食物資源不會匱乏,且老虎吃飽一頓基本可以維持3至6天的時間,故由食物引起的因素也較小;再者,老虎的發情期一般在冬季,即11月至翌年2月,在此期間雄虎為爭奪異性會進行殊死搏鬥,但這次事件發生在8月,爭奪配偶的可能性也有點低。
「因此,行為異常是比較有可能的。」禹娜稱,其一,老虎本身是獨行俠,自然環境下,其活動面積可達幾十或上百平方公里,但這也視不同亞種而定,而動物園中這麼多老虎在一起,可能會讓老虎有一定的被威脅感。其次,老虎多於黃昏時活動(尤其在人類常出現的區域),白天尋找相對隱秘之處休息,但園方和遊客都希望在白天見到牠們,加上遊客大聲喧嘩及用食物砸虎等行為,都可能會干擾到老虎睡眠。最後,老虎不喜歡炎熱的天氣,夏季總會躲在陰涼的樹叢中,所以說動物園一般會準備浴池,並需考慮控制水溫。
禹娜表示,老虎在虎貓科動物中體型最大,分佈於亞洲東部和南部,主要棲息於常綠森林。歷史記載有8個亞種,現存有東北虎(又稱西伯利亞虎)、孟加拉虎、華南虎、印支虎和蘇門達臘虎5個亞種,處於瀕危狀態。
澎湃新聞昨日亦就此事件向昆明動物園查詢,但遭拒絕採訪。
上海澎湃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