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
主頁 » 本港基建與民生 » 學校&教育制度 » 屯門又爆影子學生?8中一生「數人頭」後即跳班
頁尾 帖尾 顯示所有留言 搜索某用戶之留言 回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搜索本分區 搜索 支持鍵盤翻頁

屯門又爆影子學生?8中一生「數人頭」後即跳班

繼屯門興德學校,同區另一學校再爆疑似「影子學生」醜聞。《蘋果》取得明愛屯門馬登基金中學去年的全校學生名單,發現校方涉把8名高年級插班生列為中一新生,令該校中一原本共48名新生、開兩班,「誇大」至56人、開三班,藉此避過縮班。待教育局完成「數人頭」(點算中一新生人數)後,該8名學生隨即從中一「跳級」,調回中二至中四級別。校長向《蘋果》否認自製影子學生,強調供教局點算的學生「實實在在喺學校度」。

http://hkm.appledaily.com/detail.php?guid=57136956&category_guid=6996647&category=instant&issue=20170828

記者 周婷

本報取得明愛屯門馬登基金中學2016/17學年9月及10月份的全校學生名單。9月名單顯示,該校中一級取錄了56名學生,共開三班(教育局規定,中學中一級須達51人才可開三班)。10月份名單則顯示,待教局「數人頭」後,中一級有8個學生被調到中二至中四級。

名單又顯示,8名疑似「影子學生」中,5人分別屬菲律賓、印度、尼泊爾或巴基斯坦藉,3人屬「中國」藉,即香港或新來港學生。如果教局「數人頭」時沒有這8名學生,學校實際上只有48個中一新生,只夠開兩班中一。


疑似「影子學生」並非只限去年。教育局規定,每名學生的「學生編號」反映其入學年級和年份。以編號推算,馬登去年中三至中六共有29個疑似「跳班」學生,分別跳班1至3級,例如有2015年入讀中一的學生,2016年9月卻讀中四,跳了兩級。

屯門中學飽受縮班潮困擾,有馬登中學的前教師向本報透露,該校利用上述技倆已持續一段日子,故近年仍可維持開3班中一;據了解,有教師曾就學校將高年級插班生當作中一新生的做法,向教育局當區書面投訴,並附上學生名單佐證,惟當局以投訴僅屬匿名為由,未有跟進。

馬登中學校長袁國明拒親身解畫,僅透過電話向《蘋果》否認有「影子學生」,強調「學生從來無少到」。該校取錄的大批非華語學生入學時「做唔到中一份卷」,才安排入讀中一;當記者追問為何相關學生的水平可在短時間內突飛猛進,足以獲准跳班1至3級,袁則拒絕解釋,僅稱留待教育局判斷。袁又指上述高年級疑曾「跳班」的學生人數並不正確,但拒絕進一步解釋。


教育局發言人覆稱,會向馬登了解,如發現學校有不恰當安排,將嚴肅跟進,強調當局一直透過電子系統、實地點算等,核實在學人數。

中學校長會主席李雪英不評論個別學校做法,但她指出,若有學校在教局「數人頭」後,短時間內有8位中一生「跳班」,乃極之罕見。如證實學校有意圖將理應入讀高年級的學生調至中一,明顯是欺騙及違規,當局應跟進。她理解近年多區學校收生困難,教局亦支援不足,但非違規的藉口,「做教育嘅,更加唔能夠其身不正」。


明愛屯門馬登基金中學去年涉嫌製造中一「影子學生」過程

(1)
學校取錄8名高年級插班生,但將他們列入中一新生名單,令中一人數增至56人,足夠開3班*,以獲教局相應資源。

(2)
教育局9月中派人到中學「數人頭」,實地點算中一學生人數。該校於「數人頭」當日安排上述8名學生在中一班房上課。

(3)
「數人頭」後,學校隨即將8名插班生上調至合適年級,分佈於中二至中四級。

*目前中學須取錄最少51個中一學生,才可以開3班中一。

資料來源:該校去年學生名單


明愛屯門馬登基金中學疑將高年級插班生當做中一新生,以應付教育局「數人頭」、避免縮班。(彭志行攝)(蘋果日報)



屯門馬登校長袁國明拒解釋為何有8名中一學生,在「數人頭」後隨即獲安排跳班1至3級。(互聯網)

本帖最後由 folee0001 於 2017-08-28 09:53:39 編輯
u-01594-8  
揀樓次序: P058613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數人頭後不再實地點算 「跳班」成漏洞http://hkm.appledaily.com/detail.php?guid=57137039&category_guid=6996647&category=instant&issue=20170828

明愛屯門馬登基金中學疑利用跳級和「數人頭」機制漏洞,誇大中一新生人數。教育局每年9月中會到中學「數人頭」,即點算中一新生。有資深中學長指出,當局將「數人頭」結果視為學校開班數目的基準,其後不會再實地點算,即使有中一新生入學後極速跳級,學校也無須個別上報,或造成監管漏洞。該校長坦言,教育局一般信任學校如實匯報,如需加強監察,唯有要求有縮班危機的學校,上報所有跳級個案,供當局審視是否合理。


教育局容許學校安排具備相應能力的學生跳級,但資深中學校長指出,學校必定有一套程序處理,「舉例你收咗一、兩個新移民學生,單憑入學試判別唔到程度,咁就畀佢讀住中一先」。他強調,即使老師開學後發現學生進度理想,一般會待首學期測驗或考試後,證明學生名列前茅,才准許跳班。

該資深校長續指,「數人頭」機制以往有成效,教育局亦賦予一定彈性,不會追溯之後的學生流失,「例如一間中學取錄51個中一生、啱啱好夠開三班,但之後如果有學生因病退學、甚至意外離世,唔通教育局回頭追返嗰一班咩?」他認為,若要求教局把「數人頭」由中一擴大至所有年級,並不現實,也違反政策原意。他同意當局可針對高危學校,要求呈交跳班生個案及理據,防止濫用跳級機制。


對於現時「數人頭」機制是否有漏洞,教育局覆稱,會研究改善點算學生人數的方法,令所收集的資料更準確。

記者 周婷


彭志行攝(蘋果日報)


屯門影子學生多年重災 送校服書簿搶收生

彭志行攝(蘋果日報)


適齡升中學童人數連續多年下挫,今年起才逐步回升。屯門成為收生不足重災區,2016/17學年全港有27間中學收生僅達「開班線」,即最少取錄26人、開兩班中一,屯門區已佔去其中10間,相等於全港約三分一,同年屯門區有近千個剩餘中一學額,屬十八區中最嚴重。


教育局每年9月中到中學「數人頭」,即點算中一新生,決定開多少班中一。開班數除了直接影響學校獲取資助額,更影響常額教師席位,每縮一班等同要炒2至3位老師;假如翌年中一級未能成功加班,令全校總班數持續下跌,學校就要相應繼續扣減老師人手,令學校積弱。

有資深校長坦言,屯門多間中學近年一直「委曲求全」,為避免跟同區學校惡性競爭,不少學校長期以取錄26人為目標,剛好足夠開兩班便「停手」,令學校規模愈縮愈小。本港小學早年經歷縮班、殺校潮的沉痛經歷。教育局雖曾減派、調低開班線及「三保」等措施扶助中學學界,但近五年仍有零星中學被殺,當局亦屢被批評欠缺長遠規劃。


屯門區內有37間中學,近年因生源不足而「搶學生」,部分中學的老師由每年升中派位日開始便要化身「經紀」,到派位中心向不滿派位結果的家長宣傳,各校各出奇招,送校服、書簿及專車接送到校參觀等屢見不鮮,務求幫助學校收足學生,避過縮班殺校危機。

本帖最後由 folee0001 於 2017-08-28 09:55:14 編輯
u-01594-8  
揀樓次序: P058613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興德之亂】陳章萍疑違規聘常額高級教師

(資料圖片)


興德學校屢被揭校政混亂,矛頭直指前校長陳章萍,校董會周三將開會討論另一宗與陳有關的違規聘請教師個案。消息指,陳疑未有按程序聘用校內常額高級教師,更於一日內完成公開招聘,有違規之嫌。據悉,該名涉事教師為教總副財務主任陳思敏。若校董會發現當中涉嫌私相授受或利益輸送等問題,不排除轉交執法部門跟進。


興德消息人士透露,陳章萍安排該校於6月29日在求職網站張貼上述招聘廣告,陳翌日即安排低層職員為一名陳姓教師進行第一輪面試,「噚日出廣告、今日就安排到見工,仲要只係得一人申請、只係見一個人,之後就請人」,形容做法不尋常;根據常額高級教師的招聘程序,陳章萍必須優先讓校內教師晉升或轉為常額教席,但今次她跳過內部招聘,直接公開招聘。

消息人士續稱,上述陳姓教師在7月底獲安排最終面試,當時陳章萍、校監鍾佳榮、家長校董吳偉榮、獨立校董陶錫源及兩名職員均有參與,並在鍾佳榮大力支持下獲聘。


據了解,校董會8月8日推翻聘用決定,但陳姓教師尚未接獲校方通知,已於翌日即8月9日向教育局投訴校方違反口頭承諾。校董會將於周三討論陳章萍涉嫌違規一事,消息人士稱:「主要係傾吓有冇私相授受、利益輸送」,不排除轉交廉政公署或警方。

教大高級講師、律師莊耀洸指,校方有公開招聘不代表跟足程序,「例如今日出(廣告)、兩日後截,一般人都申請唔切,咁就可能會有取巧、走法律罅情況」。

記者 葉偉東

u-01594-8  
揀樓次序: P058613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元朗惇裕亦現影子生 學校﹕3人突失聯已通報 教局﹕呈報跟進需改善https://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70828/s00001/1503857035198


惇裕學校於1939年創校,校舍設有13間課室及電腦室,內有足 . . . . . . (李紹昌攝)


校長陳杏軒(圖)說,學生長期缺課情况屬少數,校方是基於人情才 . . . . . . (學校網頁圖片)




【明報專訊】繼屯門興德學校被揭有「影子學生」後,本報發現位於元朗新田的惇裕學校同樣出現「影子學生」。本報獲得該校共5張成績表,至少涉及3個學生,在長時間缺席及沒有考試下仍獲升班。校方回覆時承認事件,解釋該數名學生突然失去聯絡,並已通報教育局。教育局則指校方的呈報及跟進程序需改善,亦不應為沒有合理原因而長期缺席的學生保留學位
教局﹕無合理原因不應保留學位

教育局發言人表示,根據規定,學校必須在學生連續缺課的第7天申報,局方會審視個案,向學生及其家長提供所需服務。發言人稱惇裕學校有呈報缺課,但呈報及跟進缺課個案需改善;一般而言,學校應考慮學生缺課的時間及原因,決定應否為缺課學生保留學位,不應為沒有合理原因而長期缺席的學生保留學位。局方又指根據紀錄,惇裕學校在相關學年的就讀學生人數,超過獲批開辦班數的最低學生人數要求,並沒有「縮班」危機。

惇裕近口岸 全校開14班

惇(粵音敦)裕學校位於元朗新田,1939年創校,屬全日制資助小學,校方網頁以學校鄰近邊境口岸作招徠,每年級平均設有兩班。翻查資料,該校曾獲批擴校,另自2011年共獲批至少2358.4萬元公帑預算修葺及改善設施(見另稿)。根據惇裕學校2015至16年周年校務報告,該校開設小一至小六共14班,平均每級約兩班,全校共有359名學生。

本報早前獲得惇裕學校校內人士提供5張分別來自2013/14及2014/15學年的成績表,顯示最少3個學生,全數缺席學年內3次考試,缺席日數由10至108天,仍獲升班。其中兩名學生屬同一班別,連續兩學年缺席,卻可由四年級按年升至六年級。

稱屯門元朗普遍 校內者質疑局方默許

校內人士解釋,該批學生接近全年缺課,遠超於成績表所反映的缺課日數,又指學校早已通報教育局學生長期缺席,質疑局方知情但默許情况持續發生,又指類似問題在屯門及元朗區的學校十分普遍。


u-01594-8  
揀樓次序: P058613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校長指基於人情 其中兩人非雙非

惇裕學校校長陳杏軒以電話回應本報並承認事件,他稱該3名學生早年已入讀該校,其後突然缺課並失去聯絡,由於校方不知道缺課因由,基於人情為其保留學位。他解釋,因教育局規定,學生在小學生涯只能留級一次,故學校先讓學生升班。被問到為何不在學生長期缺課後直接取消其學位,或待對方有需要才重新安排入學,他說「不可以就咁就cancel(取消學位)不理他」。

陳說,不便透露個別學生私隱,只稱其中兩人並非「雙非」,另一人則資料不詳,而有兩名學生最終於2015年1月退學,另一人在學校取消其學位後要求重返學校復課,明年將畢業。

陳杏軒指當時已按規定通報教育局,但沒有正面回應有否向局方匯報其保留學位的決定。他說,教育局獲悉情况後,建議校方制訂校本政策處理同類情况,並一直與學校洽商,最終於2015年9月落實措施(見表)。

葉建源促查核各校出席率

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表示,對有學生缺課並在無考試下獲升班的做法感到奇怪,不明白學校為何保留學位兩年。他又質疑教育局獲通報缺課後為何沒有行動,認為局方應把關,如了解缺課原因,甚至強制學生入學,確保其獲得教育權利。葉稱,將向教育局要求查核各學校上報的學生出席率,以確定其他學校有否類似情况。

u-01594-8  
揀樓次序: P058613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校董稱不知情 認同基於人情保留學位https://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70828/s00001/1503857040502

本報記者向惇裕學校校董文富穩展示長期缺課學生獲升班的成績表, . .
【明報專訊】惇裕學校位於元朗新田,辦學團體為文氏祖堂惇裕堂,每年為學校提供約70萬元經費。惇裕學校校監文祿星是現任新田鄉委會副主席,校董文富穩則是前任主席。文富穩接受本報訪問時稱,對學生長期缺課獲升班一事並不知情,估計學校基於人情保留學位,認同此做法,又強調校內並無「影子學生」。

指學生或轉內地校失聯 情况普遍

文富穩表示,因應興德事件後,相信校方會嚴肅處理長期缺課情况。他又指有內地家長「一個人食兩家茶禮」,在有本地學校錄取其子女後,或轉往另一間內地學校,但本地學校未能聯絡家長,難以貿然取消資格,他形容此情况在鄰近口岸的學校十分普遍。文稱,教育局現時沒有清晰指引說明,學生缺席多少日便要取消學位、學生希望重返學校又應如何處理。他擔心,若只由學校單方面決定,容易被家長投訴。

雷其昌﹕長期缺課不能升班是常識

早前獲教育局委任為興德學校校董、有「校政專家」之稱的雷其昌表示,學生長期缺課不能升班是普遍常識,缺課達兩年則「有些那個」,現時校方新措拖在一個學年內,取消長期缺課學生的學位做法合理。他稱,長期缺課情况在涉及跨境學童的學校較為普遍,因跨境學童交通勞累或同時獲內地學位而缺課,又指曾聽聞收生不足的學校,或在內地以獎學金及交通費吸引學生以充撐人數,而教育局則因學生已離港,難以執行強制入學的法例。


u-01594-8  
揀樓次序: P058613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惇裕獲2300萬公帑預算 擴校計劃多次延期

【明報專訊】因應「雙非」學童湧港,2012年公布的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報告提出,教育局就6間學校展開擴建或改建工程。資料顯示,4間學校位於北區,2間位於元朗,惇裕學校屬其一。立法會文件則顯示,惇裕學校自2011年因為3項工程最少獲2358.4萬元公帑預算。


翻查資料,城規會亦在2015年批准學校加建校舍,惟其後多次接獲申請要求延長規劃許可的期限,至今仍未完成擴校計劃。

校長﹕擴校非主動申請 沒縮班問題

惇裕學校校長陳杏軒解釋,教育局預視未來雙非學童的需要,故當年主導一籃子擴校計劃,並非由校方主動申請,但因應建築技術問題,擴校計劃需延期。他又指擴校計劃約在2011年已醞釀,該3名長期缺課學生則自2013年度出現,與是否獲批擴校無關,「現在講緊3個數字,怎會影響這樣大型計劃。不會因為少3個學生而不值得做,多3個學生就值得做」。他強調學校現時輪候收生名單多達30至40人,沒有面對收生不足、縮班或削資問題。

另外,立法會文件顯示,自2011年惇裕學校因應兩項特別工程及一項大規模修茸工程,獲政府基本工程儲備基金撥出共2358.4萬預算。教育局回覆稱,該批工程主要涉及校舍安全和衛生的大規模修葺,以及提升教學設施的改善工程,修葺已完工,改善工程仍在進行。

u-01594-8  
揀樓次序: P058613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教育局一向疏於監管……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上樑不正
命裡有時終需有,

命裡無時莫強求。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頁首 帖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曾訪分區 支持鍵盤翻頁
重要提示:為免用戶蒙受損失及為公平起見, 一律嚴禁透露商戶或裝修師傅資料, 違者會被警告, 嚴重者將被禁言甚至禁訪本討論區, 敬請合作。 (詳情) (用戶守則)
抱歉! 你無權回帖。
如果你已建立帳戶但未登入, 請按此登入
你未建立帳戶? 請按此建立帳戶。(完全免費)
建立帳戶後請按此重載本頁

請按此瀏覽"重點帖子"! X
分區表  登記 登錄 頁首 回帖 搜索 頁尾 在本分區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