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中提出興建港人首置上車盤,香港房地產協會表示支持,監事長何錦榮建議政府與持有農地的發展商合作,吸引發展商免費提供土地及建築成本興建首置盤,並可考慮讓發展商在同區同等面積的農地以低於市價作出補地價,作為其他發展,讓發展商有合理回報。
協會認為,若使用賣地表上土地作首置盤只能作1、2次短期做法,因整體供應沒有增加,未必對樓價做成影響,故長遠需使用發展商土地儲備,才能增加供應,樓價才有機會下跌,政府亦沒有理由只協助能力較低的市民買樓。
為免被外界批評有官商勾結之嫌,協會建議政府成立類似城規會的獨立法定機構,以統一審批土地改劃用途程序。委員會更可加入審計署及申訴專員公署代表,而非官方成員則可加入區議會成員、學者、以及市民等,令審批程序更公開、快捷。該會又建議政府每月定期公佈各區補地價的建議市價,讓市民及發展商可作參考。
何錦榮稱,發展商並非對城規會有負面意見,但指現時改劃土地需經多個部門、長時間審批,故一個新獨立機構處理有助加快程序,處理時間可能只需八分之一。
協會提出微調化工廈政策,有必要時提出修改消防條例,並成立一支專責審批小組作「拆牆鬆綁」,建議容許業主持有50%或以上業權而單位是全部相連亦可申請活化工廈。該會又建議多發展棕地,以及發展郊野公園邊陲位置以增加短中期土地供應,長期則可考慮填海,如在香港東、南面,及大嶼山東南部填海,增加長遠土地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