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未必是愛情的墳墓 但成了房策討論的陷阱
王于漸教授帶領其研究團隊為團結香港基金撰寫了第三份關於香港土地及房屋政策的研究報告,並於日前發表。在過去,王教授已多次指離婚與再婚是導致房屋需求飆升的一大因素;是次報告只不過是把相同的論述套路應用到公共租住房屋之上,並進一步指斥政府制訂的分配準則有利夫婦盡快上樓,卻對首婚與再婚的申請者不加辨識,製造出鼓勵住戶離婚與再婚的誘因,加劇房屋供需失衡。報告認為解決之道在於推出「補貼置業計劃」,讓公共房屋住戶有機會享有業權,以消減離婚的念頭。
今年施政報告提到,在公屋供應不足前,會設法善用現有房屋,滿足長時間輪候公屋的家庭需要,措施包括研究讓整幢工廈免補地價改裝為過渡性房屋;以及協助非牟利機構研究在閒置土地興建預製組合屋等。除了這些過渡措施外,並沒有提及長遠而言,如何消化逾27萬公屋輪候戶,反而將明年年底把位於沙田火炭的4000多個新公屋單位,轉為「綠置居」單位出售。
可是,一位高呼「市場萬歲」的學者,又有甚麼理由只顧「矯正」房屋市場,而犧牲婚姻市場的「效率」呢?按常理,市場原教旨主義者應該做的是降低離婚成本,讓婚姻生活不如意者有機會作更好的選擇,而不是以物業資產把「錯配」的夫妻綁死。無錯,家庭破裂有不良的社會後果,但市場原教旨主義者不是認為個體追逐私利終究會提升社會福祉嗎?王教授既以「釋放價值」為至高目標,要自由市場教條委就「莫教人分妻」的價值觀,無疑是一件極端矛盾的事。
王教授之所以如此關心香港市民的婚姻,乃出於實際論述需要。由始至終,王教授一直把房屋市場當成一個普通商品市場,而這個市場就如「有效市場假說」 (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描繪般具有效率,永遠充分反映所有可得的資訊,樓價不會持續地偏離基本面,繼而推論政府的參與和干預多餘。為了使整個論述得以成立,他必須在解釋樓價持續高走的同時證明沒有資產泡沫形成。為此他編造出一個神話:離婚率的急升帶動「家庭住戶」數目的增長,衍生的實際物業需求超出了政府預計,導致本地樓價瘋狂上升。
可是,這個神話首先就經不起事實考驗。在回歸之後,離婚率明明高於90年代初期,離婚宗數節節上升,樓價卻一沉不起,至2003年蒸發了七成左右。對於這個長達六年的樓市下行周期,相信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也得認真看待,不敢以「異常觀察值」一類的術語含混過關。
就如Lisa的個案,她在香港舉目無親,跟丈夫分開後,於協助下申請了公屋及綜援,但離不開一個字──等。
其次,這個神話在理論上也很難完全說得通。假使離婚衍生出新的「家庭住戶」,導致城市整體的住屋需求增加,也不一定會直接轉化為置業需求。如果不能證明離婚人士視罝業為解決居住需求的唯一途經,則有混淆「置業」與「安居」之嫌。
一個貼地的市場觀察是:樓價水平越高,市民就越熱衷於進入物業市場。這當然不是因為需求定律失效,而是由於市民的置業需求隨預期變化而波動。當下的社會廣乏流傳著一個看法,就是樓價上升是市場的「常態」。於是,即便是「買樓自住」的市民,也是抱著投機心態盡早入市,鎖定物業價格,對沖未來樓價上升的風險之餘,更可利用樓價升值的部分「樓換樓」,向「置業階梯」的頂端進發。這也直接解釋了為甚麼就連欠缺經濟基礎及沒有迫切需要遷離家庭的年輕人,亦開始不惜一切湧入物業市場,以致「靠父幹」的上車模式漸趨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