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瓜灣啟明街/榮光街重建項目 (KC-013)民間社會影響評估調查報告摘要舊區街坊自主促進組
2017年11月5日
一) 研究背景市區重建局(下稱市建局)於2016年至17年期間在土瓜灣接連宣佈了六個重建項目,涉及清拆74棟樓宇,將近6000人受影響。這六個重建項目由馬頭圍道/春田街直落至土瓜灣道/銀漢街,實質是互相毗鄰,加上附近兩個已清空為地盤但尚未正式發展的重建項目,總合成一個巨型重建區。當局聲稱要以「小區發展模式」重建土瓜灣,意思就是一次性剷平一個原有社區,作合併發展。
根據〈市區重建策略〉,市建局進行重建時,應保存區內居民的「社區網絡」及改善他們的生活質素。可是,現時居於舊樓的有許多基層劏房戶,亦有居住多年的街坊,及服務街坊多年的小店。那麼,一系列如此巨型的重建區,到底對居民的衝擊為何?市建局又是否有相應的規劃及措施,去減低對他們生活帶來的破壞及保存社區網絡?
《市區重建局條例》規定市建局在進行重建項目時,必須於人口凍結前後進行兩次社會影響評估(Social impact assessment, SIA),用以分析發展計畫對受影響居民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並制定舒緩措施。可是,本組發現市建局的SIA評估是十分粗疏,未能真確反映對重建戶面對的影響,原因如下:
- 詢問居民「社區網絡」的方法存誤導,低估了社區網絡的重要性
- 忽略了重建過程中對居民日常生活所造成的困擾
- 全無問及居民和商戶對重建程序及政策的認知
- 不斷重覆聲稱現有政策或措施可解決所有問題,並不是根據調查提出該改善的紓緩措施
有見官方的SIA評估存有種種疏漏,令重建戶的權益未能得到保障,由民間社會自發進行的社會影響評估顯得更為重要。礙於人力所限,本組義工只能於其中一個市建局最近展開的啟明街/榮光街重建項目(KC-013)進行民間SIA評估研究及建議相關舒援措施,希望研究結果能亦為其他重建項目居民提供參考。
二) 研究方法是次評估研究所涉及的範圍為啟明街/榮光街項目(KC-013),乃是市建局在土瓜灣最近公佈的一個細項目,於2017年3月17日刊憲公布,位於九龍城土瓜灣啟明街4至24號(雙數)及啟明街26至28號(雙數)與榮光街29至33號(單數)。根據市建局第二階段SIA的資料,項目地盤總面積為約1,749平方米,估計約200戶住戶及30多戶小商戶受該重建計劃影響。本組採取了以下方式進行是次評估研究:
- 受影響住戶問卷調查,並成功收回79份有效問卷
- 與項目內不同住戶社群進行質性訪談,如長者及少數族裔、亦進行了一個別區的追縱調查,以協助分析長者社群的社區網絡需要
- 受影響鋪戶訪談 ,並成功與其中十間鋪戶進行質性訪談
三) 重建項目住戶及鋪戶特點概覽根據我們的社區調查,啟明街/榮光街項目裡住戶及小商戶有以下特點,在評估重建對他們帶來的負面影響時,值得留意:
- 長者社群:超過兩成受訪居民為65歲或以上的長者人士,亦有將近四分一的受訪居民為退休人士,而社區網絡對長者社群的生活甚為重要。
- 基層社區:將近三成受訪住戶的家庭每月收入少於$10,000元,遠低於全港家庭入息中位數$15,000,亦有接近一半的受訪住戶是劏房租客,「需要性」社區網絡對於舒緩基層生活負擔十分重要。
- 項目裡的自住業主中,亦有分契業主,單位只有百多呎,即使獲得市建局賠償,他們在重建下,如何能夠在原區另覓新居,值得憂慮。
- 少數族裔社群:雖然我們接觸到的少數族裔為數不多,但亦發現部份少數族裔住戶是酷刑聲請申請人(即俗稱難民),現有政策是否顧及他們的生活,值得關注。
- 以服務基層街坊需要為主的小商戶:項目裡小商戶大多是與附近居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行業,如髮廊、零售(士多雜貨、食品批發)、茶餐廳及洗衣店等,生意主要倚靠附近基層社區的熟客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