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有云:「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房屋政策供應的多寡與鬆緊,似乎亦暗合某種長波理論,正開始進入供應全面私有化與為融資拆牆鬆綁的「量化寬鬆」時期。筆者斗膽預測香港特區政府未來五年房屋政策的走向,如有雷同,並非巧合。
一)由供應主導到資助置業
過去數年公屋與私樓的供應量,遠遠低於香港的平均。以公屋為例,自1980年開始至今,年均的公屋興建量為21500個,但過去10年只有13500個,足足少了接近四成;與此同時,隨著1987年引入富戶政策、1997年的租者置其屋計劃,香港的自置私人居所比率由1971年的18.1%升到2011年的36.2%,自置公營房屋的比率亦升至15.9%,雖然近年有關比率稍為下跌,但總體房策方向由供應主導,轉向為資助置業,似乎仍然是特區政府未來五年房策的主導方針。
從這個角度去理解「80萬公屋封頂/足夠」的言論,便會知道80萬這個數字並非行政長官隨意說出的一組數字;早前《信報》就有一篇評論,估算符合公屋申請門檻的86–113萬戶之中,有15萬戶的「低收入住戶」,乃是居於資助自置居所/私宅業主的退休人士。所以,對於政府而言,剩餘大約80多萬戶合公屋資格、為數大概佔香港人口三成左右的人口,就是公營房屋政策主要對應的對象。
剩餘進不了公屋的七成人,就必須進入政府與地產商共同設立的資助置業遊戲。如筆者與鄒崇銘於《「置業主導」置市民於險境》一文所提及,不論是租置計劃還是綠置居,最終都會令大量公屋落入私人財主的手上。
不得不再提提倫敦公屋30年私有化的慘痛經歷:當年戴卓爾政府於1980年代初首先引入英國版本的租置計劃(Right to Buy),讓居於市鎮公寓(Council House)的租戶率先「自置居所」;然後推出「買來租」(Buy to Let),令一眾買了社會房屋/公屋的業主可以於市場直接租賃單位;待時機成熟,便於1988年取消租務管制及租住權保障,讓大量短期租約的租盤在市場湧現;
著名的倫敦公屋 Dawson’s Heights,在英國房屋私有化的大潮下,也許亦難逃被清拆的命運。(
圖片來源)
1996年,倫敦市政府推出「買來租」按揭,推動新的房屋法令,讓這種短租約、貴租金的租盤成為一眾私人財主與食利者的「福音」。最終的結果,是40%的市鎮公寓最終變為私有,但「買來租」卻成為主流,猶如桌上遊戲大富翁的橋段,部分的「買來租」業主最終變成坐擁千間「買來租」的大富豪,窮人自置居所夢固然成空,連中產也不得不租住離市區工作一兩小時車程的市郊,自置居所的比例,反而比起全面私有化之前更低!
全英國最大的「買來租」富豪 - Fergus and Judith Wilson (圖片及資料來源─
大紀元)
昔日香港的租置計劃,其實亦已經在短短數年間,賣出39個屋邨共12萬個的公屋單位,佔80萬間出租公屋的15%。香港分別於1998年及2004年取消租金管制條例及租住權保障,距離倫敦式的全面私有化,只差為一眾擁有公屋或居屋的業主提供補貼,推行香港版的Buy to Let。
以上圖表顯示,公屋興建量近十年拾級而下,處於歷史性低位。資料來源:香港房委會
本帖最後由 folee2008 於 2017-11-28 09:44:40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