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500個 僧多粥少如軟木浮板
文:李楚彤
「社會房屋共享計劃」,是最近不時熱登新聞版面及市民熱烈討論的社會議題之一。此方案是由社聯主辦並由政府提倡為期三年的一個計劃,以募集社會上閒置的房屋單位,為輪候公屋或其他有過渡住屋需要的基層人士提供多一個選擇,在我眼中卻是一塊浮游在窮困潦倒中的軟木浮板,貌似救人於水深火熱的浮板,但卻如軟木一般無法承受多人的負荷,也無能力將遇溺者拯救上岸。作為一個政策計劃,完美地演繹了何謂治標不治本。
首先,我們可以參考「社會房屋共享計劃」的實際成效,從而論證上述觀點。此為期三年的「拯救計劃」,以提供500個單位,惠及1,000個住戶為目標。而根據香港房屋委員會,截至2017年6月底的數據,約有150,200宗一般公屋申請(平均輪候時間為4.7年),以及約127,600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這約277,800宗輪候申請,無一不渴求居有定所,無一不屈服於萬丈深淵的樓市巨浪,而面對這277,800宗住屋需求,「社會房屋共享計劃」只提供了500個單位,在這僧多粥少的情況下,叫剩餘277,300宗輪候人士情何以堪?當然,無人可以抹殺這500個單位為1,000個住戶帶來了暫時性的安定,但放眼3年後,社聯及政府有否後續的對策緊接計劃所定之期限?若否,未能成功「上樓」的住戶該如何安置,是否要三年又三年?還是更甚的是限期屆滿,被迫遷收場,重返顛沛流離?在這個方案中,我看見治標,卻盼不到治本,國雖泰,民不安。解決嚴峻的房屋問題,依然遙遙無期。
此為期三年的「拯救計劃」,以提供500個單位,惠及1000個住戶為目標。(資料圖片)
其次,我們可以從導致房屋問題嚴峻的主因中評估「社會房屋共享計劃」,到底能否對症下藥改善問題的根本成因,從而定奪此計劃是否良策。相信所有市民心中也對房屋問題嚴峻的主因心裏有所答案,大小不離是呎價的高度市民難以觸及,稍為標緻的出租單位呎價都望塵莫及,豈能妄想購買數以百萬、千萬計的單位?因此只能夠排等政府的公共房屋,而公共房屋單位的輪候時間長,供應量少,未輪及的市民便只能租住租金較低,環境亦然的「納米單位」,例如是劏房、籠屋等。根據統計處出版《主題性住戶統計調查第60號報告書》,近年居住劏房的市民約有200,000人,說明了本港受房屋問題折騰的市民人數眾多。由此可見,「社會房屋共享計劃」雖然是提供了價格較低廉及環境較好的住宅單位,可是提供的住宅單位卻遠遠不夠滿足並改善目前的住屋狀況,完全未能正中問題的根本核心。因此,比起大力提倡此不能對症下藥解決問題根本性的政策,政府更應正視問題的成因,從而由問題的核心加以解決,上樑不正下樑歪,問題應由內而外解決,而非持住得過暫過的態度。
共享房屋當然也有成功之例,「Airbnb」網站便是一好例子,不少人透過此渠道覓到合適的容身之所,不論是短期租約供旅行公幹,還是長期租約供租客長住的單位也一應俱全。但放眼一看香港市面上到底有多少無人居住可流動的房屋單位?在功利主義,利益為先等氣氛籠罩之下的社會上又有多少業主願意放棄可觀的房租收入以作慈善之行?最終會否演變成給予地產商機會用盡一些無法重建的丟空單位,美其名曰以慈善為目的提供價格低廉的住宅單位,實際卻是寧願手持無價值的空置單位倒不如運用資源賺到盡。由此可見,共享房屋在香港根本難以實行甚至最終也依然淪為地產商賺錢手段之一。
共享房屋當然也有成功之例,「Airbnb」網站便是一好例子。(Getty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