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
主頁 » 休閒天地 » 康樂園 » 閱讀 » 【香港人響邊出世】
頁尾 帖尾 顯示所有留言 搜索某用戶之留言 回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搜索本分區 搜索

【香港人響邊出世】

1. 大家讀香港歷史都知道,除了少數原居民之外,香港人主體就是一班逃避共產黨的人及其後代。但係當中有幾多人係香港出世,又有幾多人唔係呢?呢條問題可以好容易響人口普查得到答案,也可以順道回應很多坊間似是而非的講法。

2. 首先,拉勻全香港計,扣除外籍家務工之後,有31%的香港人在中國內地出生,香港出生的則有64%。淨低的,有67,612人在澳門出生,18,144人在台灣出生,23,300人在英國出生,其他地方就有268,280人。計年齡,70歲以上的有過半在中國內地出生,而中華人民共和國今年是第69年。

3. 同樣睇年齡,可以見到中國內地出生在未成年人之間的比例上遠低於成年人。這點和其他人口普查的數據吻合,雖然可能和大家的想像有點距離,畢竟我們常常會聽到什麼小學都是個個說普通話的坊間流言。我嘗試為此尋找其他解釋,但發現這些解釋都不足以完全說明差距。舉個例,人口普查只包括在香港居住的人口,在深圳每天跨境來港的就沒有計算在內,可能大家見到的其實是跨境學童。不過,即使把跨境學童的三萬人都算進去,5至19歲這一年齡段「來自內地」的比例只會由14%增加到不足18%,仍遠低於全港水平的31%。

4. 另一個可能,是所謂的「香港出生」其實也包括了很多「雙非」。「雙非」最盛行的時間是2011年,如果這些孩子全部都來香港的話,可佔同齡人口的三分之一。我們不知道實際來港的數字為何,但可以作一些合理堆算。這些孩子現在已經讀小學了,如果他們住在香港的話很可能以「香港出生然後回到中國內地,到了入學年齡才再來香港居住」的方式出現。查看5-9歲這一段香港出生的小朋友,當中在香港只住了不足4年的人數不足一萬,僅佔全港同齡兒童的3.5%。這樣看來,如果有很多「雙非」正在香港讀書的話,他們應該住在深圳而不是香港,而上面跨境學童那條數已經包括了他們。(當然,我們不能排除再過幾年會有更多到時相對年長的「雙非」會來港。「雙非」恐怕是九七以來香港最錯的一個政策,沒有之一。)

5. 順帶一提,按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的數據,香港的年輕人當中只有0.3%認為自己是中國人,雖然同一年齡段中國內地出生的比例有兩成。兩組數據放在一起理解,邏輯上唯一的解釋就是絕大多數中國內地出生的年輕人來到香港之後,都沒有再首先認為自是一個中國人。同樣指向融合的數據,在人口普查的其他地方也可以看到。例如看中國內地出生的,在5-9歲這一年齡段當中不會說廣州話的,只佔5.7%。到了15-19歲,更跌到1.5%。要說中國內地出生而又不會說廣州話的,以25-29歲這一年齡段最多,有6,224人,估計應是內地生和內地專才了。講開又講,不計外籍家務工,全香港仍有223,704人不會說廣州話,當中69,201人於中國內地出生,其他主要來自世界各地。

6. 說遠了,讓我很簡單的在這兒總結一句:就算把跨境學童和「雙非」都算進去,未成年人當中「來自內地」的比例仍然比香港整體要低啊。所以,坊間有說法稱派錢給學生就等於派錢給新移民的說法,恐怕和數據不乎呢。

7. 不過講開派錢,相對於退稅和差餉,我寧願派錢囉(利申:有交稅、業主)。 梁啟智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派錢
大媽吾好隨地屙屎。屙完屎要抆屎。 香港太多人。大陸佬  大媽吾好黎喇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G1241 擴4
2016年第一輪特快揀樓成功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平安 如意 健康 快樂!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香港人一般響醫院出世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2查看名單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派錢給學生"不"等於派錢給新移民,"但" 不能把舊港人與舊多多的新移民子女混在一起變成"香港人"來計算。始終都是次等公民后人, 一切不能與原居香港人等同

頁首 帖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曾訪分區
重要提示:為免用戶蒙受損失及為公平起見, 一律嚴禁透露商戶或裝修師傅資料, 違者會被警告, 嚴重者將被禁言甚至禁訪本討論區, 敬請合作。 (詳情) (用戶守則)
抱歉! 你無權回帖。
如果你已建立帳戶但未登入, 請按此登入
你未建立帳戶? 請按此建立帳戶。(完全免費)
建立帳戶後請按此重載本頁

請按此瀏覽"重點帖子"! X
分區表  登記 登錄 頁首 回帖 搜索 頁尾 在本分區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