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
主頁 » 休閒天地 » 資訊站 » 兩岸新聞 » 被病人家屬打、血汗爆肝工時…
頁尾 帖尾 顯示所有留言 搜索某用戶之留言 回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搜索本分區 搜索

被病人家屬打、血汗爆肝工時…
急診醫師被當賠錢貨 健保每病患分配只有1.08元

急診為什麼會成為台灣人力荒最嚴重的五大專科之一?想想理由很簡單,因為國內扭曲的醫療環境,讓急診醫師不但常是醫院經營者眼中的「賠錢貨」,動輒還會成為暴力滋事者的「人肉沙包」!多數人恐怕很難想像,以國人對急診的依賴程度,從2016年健保急診醫療費用2130萬1085元分配全國人口,平均每人分到的資源僅1.08元。


急診專科醫生面臨家屬甚至院方聯手質疑醫療處置失當,擺明了就是吃力不討好的事,卻還是要一頭栽進這個科別的人。(陳明仁攝)


「所以,雖說內外婦兒急五大皆空,這些年卻一直不乏年輕醫生投入急診專科的行列,只是多數人熬了一段時間之後又會『轉行』,有的自行開診所,有的轉做醫美…」一名還在惡劣環境中持續奮戰的急診專科中生代醫生苦笑著說。

醫生不如歸去 主因成就感不滿足

而根據他的觀察,導致這些學弟學妹興起不如歸去的原因,並非急診室太操、太血汗,因為這部分他們早在選科之初早有心知肚明;也決不是嫌收入不夠優渥,因為相較其他科別,健保給付急診專科醫師的專業加給並不算少,「關鍵在於年輕人想要成為急診醫生渴求的那份成就感,到頭來完全沒有被滿足,專業也沒有被尊重!」


年輕人想要成為急診醫生渴求的那份成就感,到頭來完全沒有被滿足,專業也沒有被尊重。(陳明仁攝)


曾有一名國內心臟外科權威在完成一項號稱世界級手術後,在接受記者訪問時,一面拿起案前的人體心臟模型說:「其實真的沒什麼,30多年來,我日以繼夜、翻來覆去鑽研的只有這顆心臟,因為專心致志,又碰巧腦跟手都不是太笨,時間長了,自然就能累積一點小成就。」或許,心臟外科大老所言是謙虛之詞,卻也不禁令人聯想:就連對付心臟一個器官尚且如此,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急診專科醫生,更不是件普通困難的事!

急診醫生只有數分鐘 診斷如履薄冰

正因隨時可能面對各種命懸一線的病人,所以急診醫生的醫療專業必須既廣且深,在急診室現場,急診醫生往往只有數分鐘時間,就須準確診斷出被推進診間、且可能連話都已說不清楚的病人源自何症?有無生命危險?應之即施以何方式穩定其生命癥候?進而擬定短中長程治療計畫…,期間步步如履薄冰,只要一步錯,就有可能將病人的生命推向萬劫不復的深淵。

本帖最後由 folee0001 於 2018-05-14 15:04:15 編輯
u-01594-8  
揀樓次序: P058613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諷刺的是,在台灣最常「嚇跑」急診醫師的妖魔鬼怪,從非醫療現場棘手的疑難雜症或血汗爆肝的工時,而是「多數急診醫師在急診室為病人看感冒的機會,永遠比診治急重症的機會多;被病人家屬毆打的經驗,也永遠比被由衷感謝的印象,更教他們終生難忘!」



台灣最常「嚇跑」急診醫師,反而是被病人家屬毆打的經驗等。(陳明仁攝)


此外,衛福部統計處的資料也反映出很多事實,例如以2016年各縣市健保ID不重複之急診就診率排名可證,「走急診跟走廚房」般便利者,似乎永遠是醫療資源已過度飽和的都會區民眾;另方面偏遠縣市對急診資源的過度耗用,則有待衛生主管機關建置充足的基層醫療,配合宣導民眾正確就醫觀念,才可望解決。

急診就診率 與年齡成正比

更甚者,台灣今年起已正式邁入65歲以上人口比例逾14%的高齡社會,又統計顯示,我2016年急診率排名前3高年齡層均是75歲以上的超級銀髮族,且急診就診率明顯與年齡成正比;另除急診就診率排名第4者為0~4歲之嬰幼兒,排名第5~第7者亦是60~74歲的銀髮族與準銀髮族,在在都值得政府建置長照社區服務時作為重要參考。


本帖最後由 folee0001 於 2018-05-14 15:04:44 編輯
u-01594-8  
揀樓次序: P058613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急診世界奇觀!國人年平均每2人進急診1次 「這個縣市」幾乎人人都去


全台2300萬人口中,平均每兩人中就有一人一年內會進急診室一次,其比例之高,已堪稱另類世界奇觀。(陳明仁攝)


「你今年急診過了嗎?」乍聽有人這麼問,多數肯定覺得莫名其妙,甚至質疑對方是在詛咒人!但若你知道根據健保統計,國內歷年急診醫療人次幾乎都超過1200萬,即全台2300萬人口中,平均每兩人中就有一人一年內會進急診室一次,其比例之高,已堪稱另類世界奇觀,或許就能瞭解個中深意了。

沒急診過的人 比急診過的人少台灣醫療的方便性與可近性,在全球皆首屈一指,就連急診醫療也不例外。根據衛福部統計處資料指出,國內健保近年每年提供急診醫療服務(含醫院及診所),除2013年為1193萬9613人次,其餘各年均逾1200萬人次;最新統計2016年全國急診人次亦達1233萬3877人次,換算當年國內總人口2353萬9816人,即平均每百人中就有52.4人進過急診室,沒急診過的人反比急診過的人少。


平均每百人中就有52.4人進過急診室,沒急診過的人反比急診過的人少。(陳明仁攝)


站在民眾的立場,或許多數人會說,「大家都知道急診掛號費比一般門診貴得多,若非萬不得已,又有誰樂意掛急診呢?」惟北部某醫學中心一名急診資深主治醫師搖搖頭說,台灣急診醫療無論就收費或急重症分級,都未透過制度化與一般門診醫療作出明確區隔。影響所及,依他觀察,長期以來塞爆各大醫院急診室的病患,最多只有3~4成是真正的急重症患者,其他則都是所謂的「假性急診醫療需求者」。





u-01594-8  
揀樓次序: P058613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不可諱言的,上述「耗用」急診醫療資源的情況,在偏遠縣市往往更加顯而易見;且理由很簡單,因為當地居民可能連足夠的基層醫療選擇權都沒有,「雖然明知爺爺可能只是一般感冒,但因等到下次巡迴醫療車上山時,惟恐其病情已延誤、拖重變成肺炎,不如早點多花點錢坐車到大醫院掛急診比較保險。」

台東縣交通不便 急診使用人次全台居冠
根據《風傳媒》首度嘗試以2016年各縣市急診人次,分別除以當年各縣市設籍人口數,在排除各縣市都有可能會出現跨縣市就醫人口的因素下,一窺各縣市日常醫療對當地急診醫療資源的「耗用」程度;果然,全國22縣市中,是以地形狹長、交通不便著稱的台東縣居冠,當年平均每百人就有84.6人進過急診室,已逼近「人人有獎」的程度。


宜蘭、花蓮、南投 超出全國平均水準 

此外,連江縣、澎湖縣雖分居第2、第5名,惟考量這兩個離島縣市人口都太少,排名結果建議參考即可;其次對急診資源耗用程度偏高的縣市還有宜蘭縣、花蓮縣、南投縣、基隆市、雲林縣、苗栗縣、嘉義縣等,當年每百人中也有62.3~75.1人進過急診室,且都超出全國平均水準。



台灣急診醫療資源長期被過度耗用的另一鐵證,也可從健保統計國內急診收治患者疾病別的趨勢分析看出端倪。

根據衛福部統計處資料指出,2016年全國掛急診的1233萬3877人次中,僅因症狀、症候與臨床和實驗室的異常發現(單純的喉嚨痛、胸痛、腹痛、骨盆痛…等)就多達306萬8219人次,占了足足4分之1;其次各種骨折、扭傷、中毒等,當然有時也包括了一些擦、挫小傷,也有288萬3026人次,又占了幾乎另4分之1,這兩者相加,就占去了整個台灣急診一半的精力。

為了有精神上班 民眾寧願花錢掛急診拿藥

其次,也是最常被急診醫生徒呼負負的還有,2016年全年竟有多達158萬6004人到急診室求治以感冒、流感為主的各種上呼吸道急性感染,且多數患者的理由都是「我下班後住家附近的診所都休息了,為了明天有精神上班,只好多花點錢到大醫院掛急診拿藥囉!」

u-01594-8  
揀樓次序: P058613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對此,一名年輕急診醫師無奈地說,或許站在醫院經營者的立場會認為,只要病人願意付同樣的錢,無論重症、輕症,醫院都沒有理由拒絕,甚至應該同樣展開雙臂「歡迎光臨」;但對背負使命感的急診醫生來說,看著應該用來與時間賽跑、救人性命的急診室,總是充斥著只要在一般診所就能解決小病小痛的病人,還動輒導致真正需要急救的病人成為「人球」,因為在急診室一床難求而必須被迫,內心真的很痛苦。
u-01594-8  
揀樓次序: P058613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2018實質總薪資每月59852元! 施俊吉:創18年新高
行政院長賴清德(左)上午率領行政院副院長施俊吉(右)等部會首長一起舉行「我國薪資現況、低薪研究及其對策記者會」,向國人報告因應對策。記者蘇健忠/攝影
行政院長賴清德今天上午舉行「我國薪資現況、低薪研究及其對策記者會」。行政院副院長施俊吉在報告時指出,我國薪資17年來遲滯不成長(2000年到2016年),不過2017年實質總薪資來到42271元,創歷史新高,2018年第1季實質總薪資每月更達59852元,為18年來同期最高。

施俊吉指出,2000年至2016年間受網路泡沫、金融海嘯及歐債危機影響,經濟成長趨緩,實質總薪資不成長,2016年的實質總薪資(46422元)不及2000年(46605元)的水準。

不過,施俊吉表示,2017年實質總薪資(42271元)創歷史新高,擺脫多年來實質薪資倒退的情形。

而2018年第1季實質總薪資更續創歷年同期新高,來到59852元。施俊吉說,2018年第1季名目經常性薪資年增2.71%,為18年來同期最高,加入非經常性薪資且替出物價因素後,實質總薪資每月達59852元。
u-01594-8  
揀樓次序: P058613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大媽吾好隨地屙屎。屙完屎要抆屎。 香港太多人。大陸佬  大媽吾好黎喇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頁首 帖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曾訪分區
重要提示:為免用戶蒙受損失及為公平起見, 一律嚴禁透露商戶或裝修師傅資料, 違者會被警告, 嚴重者將被禁言甚至禁訪本討論區, 敬請合作。 (詳情) (用戶守則)
抱歉! 你無權回帖。
如果你已建立帳戶但未登入, 請按此登入
你未建立帳戶? 請按此建立帳戶。(完全免費)
建立帳戶後請按此重載本頁

請按此瀏覽"重點帖子"! X
分區表  登記 登錄 頁首 回帖 搜索 頁尾 在本分區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