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
主頁 » 休閒天地 » 資訊站 » 港澳新聞 » 吸毒特區版圖擴大 街坊心驚
頁尾 帖尾 顯示所有留言 搜索某用戶之留言 回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搜索本分區 搜索 支持鍵盤翻頁

吸毒特區版圖擴大 街坊心驚


已淪黑幫兵竇、槍械庫及毒窟的深水埗通州街橋底「南亞村」,多年來藏污納垢成罪惡淵藪,惟當局拆屋龜速,縱容毒販橫行,毒禍更從南亞村向周邊擴散,進一步擴大「吸毒特區」版圖。記者本月十日巡村,直擊有女「村民」揩冰後呆站呆坐,毒販轉移到附近海壇街集散「出貨」,有過往到南亞村的「熟客」跟隨光顧,光天白晝在舊樓後巷席地「開餐」。食環署、民政事務處等兩日後入村圍封四間木板屋,料最快在今日中秋節清拆。有區議員狠批當局執法被動,致南亞村這個治安毒瘤持續惡化,促請當局盡快清拆木板屋,令解決環境治安衞生等問題有一線曙光。

本月十二日下午三時許,食環署、民政事務處等共約十多人抵達南亞村,用膠帶圍封其中四間木板屋,張貼告示飭令佔用人須於今日(24日)前將屋內的雜物清走,否則會移除有關構築物及接管內裏物品。期間有職員拍照記錄,未有「村民」反抗,至下午五時許人員始離開現場。現場所見,村內仍有至少十四間木板屋,大部分在通州街臨時街市對開,在橋底及毗鄰的通州街公園,有數名疑有不良嗜好的紋身漢,狀甚迷糊坐在公園長櫈或軟癱在地。

記者在本月十日下午巡村時,期間一名穿黑白間條上衣女子,左手拿着一個以膠水樽製成的「冰壺」,右手持打火機揩冰,並赤腳在村內游走,沿途語無倫次自言自語,偶爾呆站一旁或坐在椅上,眼神空洞。發現有人拍攝時叫嚷:「唔好影呀,我飲緊嘢呀,我飲緊香檳呀!」

而距離南亞村約二百五十米的海壇街,在一百七十六號對開的唐樓後巷樓梯口,有不少染血紙巾、針筒與包裝工具棄於地上,部分針筒沾有血液,相信曾被癮君子使用。有三至四名瘦骨嶙峋的男子步入後巷,神情閃縮左顧右盼,發覺有人監視或尾隨時便機警離開,惟一直未見有警員巡邏。

一名年約五十歲,戴鴨舌帽穿短褲男子,手持針筒及一個盛有清水的膠樽,逕自步入其中一個樓梯口。據了解他從事地盤工作,有卅多年毒癮,坦言「我每日都要食,啱啱癮起,一放工手都未洗就過嚟!」他指過往會從南亞村購買毒品,惟近期該處多了警員巡查,故改到周邊地點買貨暫避風頭,又稱日薪約六百元,每次買貨卻要三百多元,佔收入逾半。被問及會否覺得當街吸毒影響社區?他坦言:「係影響嘅,但啲細路仔都唔會經過呢度,原諒吓我喇。」說罷便拆開包裝取出針筒,先往膠樽溝水,然後拉起上衣,純熟地解開短褲鈕扣扯下內褲,將毒品注射入大髀內側,整個過程不足三分鐘。

南亞村逐步邁向「殺村」,有在村內露宿的癮君子改為佔領附近通州街公園露宿,癮起時席地「開餐」,有四散的南亞「村民」明目張膽在區內開設啤牌賭檔,吸引不少中年人及街坊聚賭,儼如賭場賭枱般經營。有街坊指出,北河街不時有人公然進行不法買賣,曾目睹一名行動不便、瘦骨嶙峋男子,由別人推着輪椅前來「交易」,他指這些「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情況,在區內屢見不鮮。


蹲在唐樓樓梯口的中年漢稱過往會從南亞村買毒品。


毒禍擴散,街坊憂心忡忡。


南亞村內一名女子疑似吸冰。


北河街不時有人公然進行不法買賣。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南亞匪罪案沒完沒了 施政報告要出招



香港假難民問題日趨惡化,經常發生搶劫和襲擊市民,對治安構成嚴重威脅。多名立法會議員批評假難民於留港期間屢次犯案,而且愈來愈有組織地犯罪,部分人疑已被黑幫收編,甚至「食大茶飯」及涉及暴力趨勢,令「行街紙」變成「犯罪通行證」,他們炮轟政府在處理假難民問題上「得個講字」,強烈要求政府盡快設立禁閉營,分辨真假難民,以及停止以現金形式發放津貼,避免吸引更多假難民來港。

西九新動力昨日向政府提交施政報告期望,主席兼立法會議員梁美芬表示,早前與一些少數族裔代表會面時,對方稱不少假難民會向同鄉施襲,令一些少數族裔經常被搶劫,甚至被扑頭襲擊,她促請政府成立禁閉式難民中心,以區分真假難民,並停止以現金形式發放津貼予假難民,以保障社會安全。

立法會跟進免遣返聲請統一審核機制有關事宜小組主席葛珮帆則稱,現有逾萬人持「行街紙」滯留香港,部分人被黑幫收編,甚至自立門派,在光天化日下犯事,無法無天,批評「行街紙」變成「犯罪通行證」。她續稱,每當立法會討論假難民問題時,有反對派議員聲稱假難民在港犯事數目較歐洲少,兼有意為聲請人爭取更多福利,因此令政府更投鼠忌器。

葛又稱,不論是禁閉營、難民中心、收容所,假難民羈留中心也好,認為應盡快將聲請者安置於一處以免他們四出犯罪,可惜港府遲遲不作落實,質疑市民生活受到威脅是否並不重要,又指政府年花十數億元港人血汗錢於資助聲請者生活,在未能解決有人濫用聲請機制前,應取消津貼,避免吸引更多假難民來港。

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主席陳克勤指近年愈來愈多聲請人士因犯罪被捕,而政府有意從源頭打擊,包括優化甄別難民身份手續,可惜現只停留於「得個講字」,認為政府應做更多相關工作,把假難民盡早「掃走」。他續稱,滯港聲請者已不單止在社區內盜竊或打架,已有「食大茶飯」及涉及暴力趨勢,變得愈來愈有組織性,擔心將來情況惡化,或有人與黑幫勾結,出現聘人打劫犯罪情況,威脅香港治安。他又指治安變差或令市民質疑香港是否仍屬亞洲最安全城市之一,坦言過去廿年甚少發生當街搶劫,認為假難民成為香港安全隱患。


梁美芬促請政府設立禁閉式難民中心及停止以現金津貼予假難民。


陳克勤批評政府打擊假難民源頭只停留於「得個講字」。


葛珮帆批評港府遲遲未落實設禁閉營,令假難民四出犯罪。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毒販屢聞風先遁 街坊質疑執法部門充保護傘

住在深水埗區逾廿年的老街坊陳先生,見證社區沉淪,淪落為毒販的犯罪天堂,他直指區內罪惡叢生路人皆見,質疑警方是否視若無睹,要不「拉唔到人」。他指出:「你問我哋有冇報警?有㗎,但係佢哋會有啲方法通風報信,因為(警方)每次嚟都捉唔到人。」又稱「你哋求其行一轉都見到晒喇,有咩理由警察行咁多次都見唔到?」故懷疑不法分子受犯罪或販毒集團操控,與警察「有啲關係,所以警察嚟到佢哋就走」,不排除毒販背後有保護傘撐腰,令他們往往能聞風先遁。

對於早年的深水埗區,陳不諱言尚算安寧,但自從通州街橋底搭建愈來愈多木板屋、南亞裔人士數目急升後,區內治安便每況愈下,近年不法分子更愈趨猖獗,不分晝夜當街當巷販毒「啪針」,部分癮君子更潛匿舊廈唐樓,躲在樓梯位吸毒兼大小二便,更離譜的甚至試圖闖入民居盜竊,偷錢買毒品。

陳憶述指,有次和一個幾歲大的「細路」落樓,在梯間碰見有癮君子蹲在地上「開餐」,「個小朋友見到就問我,點解有個叔叔瞓喺度吸緊梘粉?你叫我點答?佢(癮君子)仲要同我哋講:『等多陣,就得喇』,你叫我點答?」他又稱:「街坊日日提心吊膽,個個都忍無可忍,但係我哋又唔敢講出嚟,驚佢哋對我哋不利!」

深水埗區經常發生懷疑癮君子攤臥行人路甚至猝死。九月四日一名中年漢被發現伏屍在南昌街與醫局街交界休憩處一張長櫈,警方不排除死者有不良嗜好,懷疑因此猝斃。七月二十日,一名男子被發現身體發黑,仰臥海壇街一百八十六號後巷樓梯,警方相信他死去一段時間,調查後相信死者為癮君子,濫藥後猝死。


木板屋有「村民」拿着針筒。


當局將其中一間木板屋的雜物圍封。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深水埗淪南亞區 區議員轟被動執法

深水埗區區議員陳穎欣指出,「南亞村」近年已淪為不法分子的犯罪基地,其禍害已蔓延至區內每個角落,形容深水埗區已變成「南亞區」,特別是近期南亞村風聲趨緊,有毒販會轉移陣地,在村內買貨後再到附近地點另闢毒窟。她指出,直至近期南亞村罪案頻生,警方才主動加強巡查,相關部門亦先後派員入村清拆木板屋。

陳狠批當局一直被動執法,每當有罪案發生才「踢一踢、郁一郁」,因此促請警方繼續加強巡邏,當局亦應盡快清拆南亞村所有木板屋,徹底剷除治安毒瘤。

根據深水埗區撲滅罪行委員會的最新數字,目前區內約有百分之五點九的居民是非華裔人士,但被捕的非華裔人士卻佔整體人數百分之十九點四,是人口比例的三倍以上,反映區內一直飽受南亞罪案困擾。

南昌關愛社社區主任夏泳迦表示,本月十日早上約六時半,途經海壇街近北河街交界時,目睹一名男子倒地,褲子褪了一半,不停「扯蝦」深呼吸狀甚迷糊,有街坊指該男子倒地不久,已有人取去他身上財物。

夏續指,類似情況在海壇街及「三無」大廈後巷均屢見不鮮,由於癮君子使用針筒注射毒品時,均會褪去褲子,「啪完針嚟料就坐無影櫈,跟住瞓喺地下不省人事」,因此懷疑他為區內「道友」。

據夏了解,由於類似情況普遍,雖曾有區議員反映,即使警員到場,大多只會召喚救護車將癮君子送院,「因為佢哋(吸毒者)身上嘅毒品數量好少,就算拉咗都唔會鋤到佢哋坐監,結果佢哋上完救護車後,隔幾日又出番嚟。」


海壇街有唐樓後巷樓梯口,有不少針筒棄於地上。


男子倒臥海壇街近北河街交界,褲子褪了一半不停「扯蝦」。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天橋底,生人勿近。
G129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終於安居海盈,祝各位早日上樓安居樂業!感恩~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人間地獄
生人勿近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這是一個有病的社會。

記得舊年上莊時,「橋下。聚」帶隊前往探訪露宿者的道路上,深水埗欽州街玉石市場也是其中一站。只能說有些人是被逼進胡同裡生活,有些人因為大環境都係咁而妥協,頂不住無聊的生活而嘗試加入成為一份子。

以前睇過一條片係講上癮係一種心理既依賴,並唔係因為身理上不能離開佢。內容大概係以很多曾濫藥的康復者從前與現在的生活來作比較,發現他們是因為好多人因為生活已經無任何目標,或者係逃避現實,而唸唔到為乜去渡日先開始吸毒渡日。

見到內文引述深水埗區議員陳穎欣女士,指責政府遲遲無解決通州街橋底一直存在的南亞村問題,並且希望政府可以盡快清拆。每每到這些時候,他們便會用各種原因去將為之垢病的原因推卸到露宿者身上,指佢地影響該區治安,亦會令很多兒童放學、夜歸人擔憂安全問題。我只能說香港不論政府還是區議會,都只會趕走製造問題的人去,從而製造假象告訴他人成功解決問題。事實不過是將問題驅散到其他地區,問題依然存在,羣落又會慢慢地聚集起來。

莫說住在香港島的高官不知民間疾苦、不夠「貼地」,查實佢地睇得一清二楚,只係問題一層又一層的堆疊,政策錯漏、趕不上時代步伐,問題自自然然推演至社區上。

有一位朋友曾經同我講過,「政府難做的原因,是因為社會無人願意做的東西,總是推給政府去實現。」——現在卻是政府帶頭創造各樣民生問題和加重港府與市民的矛盾。那應該由誰去改變呢?政府變得不可靠、並且失去它的效用時,或者歸根究底,我們這邦經常被社會消費的八、九十後能做點什麼吧。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安置?你會安置我們嗎?特首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頁首 帖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曾訪分區 支持鍵盤翻頁
重要提示:為免用戶蒙受損失及為公平起見, 一律嚴禁透露商戶或裝修師傅資料, 違者會被警告, 嚴重者將被禁言甚至禁訪本討論區, 敬請合作。 (詳情) (用戶守則)
抱歉! 你無權回帖。
如果你已建立帳戶但未登入, 請按此登入
你未建立帳戶? 請按此建立帳戶。(完全免費)
建立帳戶後請按此重載本頁

公屋申請速報系統 X
分區表  登記 登錄 頁首 回帖 搜索 頁尾 在本分區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