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
主頁 » 休閒天地 » 資訊站 » 健康 » 焦慮症易誘發慢性病 散步減壓是良方
頁尾 帖尾 顯示所有留言 搜索某用戶之留言 回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搜索本分區 搜索

焦慮症易誘發慢性病 散步減壓是良方
每個人也有情緒低落或焦慮的時候,但如果負面情緒揮之不去,慎防焦慮症纏身。衞生防護中心最新一期《非傳染病直擊》探討香港的焦慮症情況,指焦慮症於慢性病人士中相當常見,例如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同時,焦慮症亦可誘發慢性病,兩者可謂互為因果。為避免負面情緒演變成焦慮症,衞生署建議市民增加抗逆能力,包括避免設定難以實現的目標,而心情低落時,不妨散散步。

當一個人的焦慮情緒持續不減、不可控制或妨礙日常生活時,即可能患上焦慮症。衞生署表示,常見的焦慮症包括廣泛性焦慮症、驚恐症、恐懼症及社交焦慮症。資泛性焦慮症通常伴隨肌肉繃緊、頭痛、煩躁不安、疲勞及失眠;驚恐症的人會出現心跳加速、出汗、顫抖及呼吸急速等。恐懼症會對特定事物產生焦慮、恐懼或迴避,例如人群恐懼症或幽閉恐懼症。社交焦慮症則對平常社交互動產生顯著恐懼。

根據香港的精神病流行病學調查,16至75歲人士當中,患廣泛性焦慮症比率是4.2%,女性在所有焦慮症中的患病率均較男性高。目前醫學界對焦慮症的確切成因未完全了解,但相信與某些神經遞質系統失調有關。另外,遺傳傾向、創傷經歷、性格及環境壓力等,均是風險因素。

衞生署表示,焦慮症多與慢性病相互影響,因為精神壓力會擾亂身體系統,例如內分泌或免疫系統。慢性病反過來亦會增加患焦慮症風險,因病人可能因嚴重疾病而有負面情緒。衞生署指根據流行病學調查,驚恐症分別會增加患冠心病及心肌梗塞風險47%及36%。焦慮症亦會令糖尿病風險上升47%。而糖尿病亦會增加焦慮症風險達20%。

要治療焦慮症,一般可透過藥物或心理治療,衞生署表示,當面對壓力或出現負面情緒時,要增強自己抗逆能力,防止演變成焦慮症,例如避免不合理地把小問題誇張成大災難,亦要避免設定難以實現的目標。奉行健康生活模式亦至關重要,即使散步一小段路,亦可紓緩焦慮情緒或症狀,又提醒情緒低落時,切忌飲酒及盡量避免攝取含咖啡因食物,因這些食物會干擾睡眠,加劇焦慮或誘發恐慌症。如果情緒持續低落,應找人傾訴或盡快求醫。
祝未上樓朋友早日上心水樓;祝已上樓朋友安居樂業!
如果大家有任何疑問或分享, 建議大家在適當分區建立帖子。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人生路不熟, 希望係好的開始~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我都要行多D山放鬆一下!
歡樂香江幸運星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快聽
慢…講
慢……動怒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頁首 帖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曾訪分區
重要提示:為免用戶蒙受損失及為公平起見, 一律嚴禁透露商戶或裝修師傅資料, 違者會被警告, 嚴重者將被禁言甚至禁訪本討論區, 敬請合作。 (詳情) (用戶守則)
抱歉! 你無權回帖。
如果你已建立帳戶但未登入, 請按此登入
你未建立帳戶? 請按此建立帳戶。(完全免費)
建立帳戶後請按此重載本頁

公屋申請速報系統 X
分區表  登記 登錄 頁首 回帖 搜索 頁尾 在本分區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