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受邀到澳門電台澳門廣場討論節目討論2021年澳門人口普查的詳細結果。其實這次有一組數據我特別留意,那是澳門人的撫養比率大幅上升。由2011至2021年,澳門的總人口撫養比率由23.7%升至36.3%,純粹計算本地人口,撫養比率則由27.8%升至46.8%。這反映了目前每100名本地青壯年需要扶養近47名非勞動年齡人口,比十年前要多扶養19人,當中有長者、有小孩,可見社會青壯年人士的供養負擔正不斷增加。
仔細看這個比率,就會知道澳門青壯年蠟燭兩頭燒的狀況,一邊是澳門老齡化問題嚴重,導致養老負擔加重,總人口的老年撫養比率固然由8.9%升至16.6%,同時本澳少年兒童撫養比率也有從14.7%升至19.8%,顯示幼兒的照顧壓力也大幅增加。
撫養率升至較高水平,亦意味着社區對於各類安老、育兒、托管、醫療等設施的需求也會增加。統計居已公佈下半年會推出《澳門人口預測報告》,屆時政府應該可以更容易的利用人口普查和人口預測數據規劃社區設施,對本澳各區的社區設施作相應的針對性調整和更新。例如今次普查中氹仔中央區已躍升至全澳人口最多分區,幼兒少年撫養率居全澳第二,但當年氹仔區開始發展時,未有隨人口、幼兒增長而相應增設幼托、中小學,因而每天早上都有大批中小幼學生要跨海跨區上學,引致大量交通擠塞。青壯年蠟燭兩頭燒固然不好受,政府如果可以在規劃各種設施時幫點忙,盡量當區就學就業、養老安老,家庭中的青壯年收入主力,也許不用再疲於奔命,可以有效減輕青壯年的撫養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