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
主頁 » 休閒天地 » 資訊站 » 飲食 » 冬吃蘿蔔夏吃薑,不找醫生開藥方
頁尾 帖尾 顯示所有留言 搜索某用戶之留言 回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搜索本分區 搜索 支持鍵盤翻頁

冬吃蘿蔔夏吃薑,不找醫生開藥方

這句話究竟有沒有道理呢?因為蘿蔔是涼性的,薑是溫性的。夏季吃薑豈不更熱,冬吃蘿蔔豈不更涼?其實不然。

夏天,五月流火,又叫午月,夏至月。張仲景曾經在其著述中說,五月"陽氣在表,胃中虛冷"。這是什麼意思呢?

五月是陽氣蒸蒸日上,向上向外盡情發散的時候,此刻陽氣的趨勢是向外向表面的,而人體內在的陽反而虛少了,陽氣虛少了當然就會冷,故曰"陽氣在表,胃中虛冷"。也就是說,夏天太熱,陽氣往外放,中間就出現了空虛,寒就趁虛而入了,所以夏天人們容易拉肚子,得腸胃病,這就是內寒的原因。

冬天,到了十一月,到了亥子丑的時候,情況正好相反。這時,陽氣向裏、向內,處於收藏的趨勢。在外的陽漸虛少,在裏的陽漸多,陽多則熱,故曰"陽氣在裏,胃中煩熱"。簡單來說,就是冬天外面冷,把毛孔封住,熱含在中間,所以冬天人容易出現內熱。

由此來看,這句民間俗諺是經過了時間與事實檢驗的生活箴言。夏日炎熱,但陽氣在表,胃中虛冷,所以要吃薑來溫裏暖胃;冬日寒冷,但陽氣在裏,胃中煩熱,所以,可以用蘿蔔的涼性來平衡,以免積熱產生。

其實"東吃蘿蔔夏吃薑"還有一個姊妹篇,"早吃蘿蔔晚吃薑"。

早晨太陽升起來了,陽氣往上升,薑是升陽氣的,所以早晨要吃薑;到了晚上陽氣下去,人體內的陽氣也要下去,如果不下去,人就會瞪著兩眼睡不著覺了,因為"陽氣盛目瞠,陰氣盛目瞑。"所以,晚上吃點蘿蔔,可以讓陽氣下降,收藏起來,人也好修養生息,涵養機體。

夏季與冬季之間的關係其實十分微妙,冬天有些陽虛陰寒盛造成的疾病,如哮喘、"老慢支"、骨關節痛、水腫、甲狀腺功能減退症、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症等,如果能在夏天補陽,冬天時的症狀就會有所緩解。

因為夏天陽氣旺盛,春夏養陽,如果身體是陽虛陰寒,那麼就應該借住自然的時令性來補陽,比如多吃些羊肉、雞肉等溫陽食物。

同理,秋冬養陰,秋冬本是陽氣收藏的季節,那些在夏天會加重的陰虛陽亢病症應該在冬天加緊養陰。比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甲亢)的病人,因為甲狀腺分泌過多,致使代謝加快,產熱增多,冬天不但不怕冷,反而怕熱,那麼此時就應該多進一些滋陰降火的食品,如龜、鱉、鴨肉等,必要時還可以服用一些知柏地黃丸。

這也就是所謂的"冬病夏治"與"夏病冬治"的道理。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1查看名單


有用 記住!
你有幾多滿足 就有幾多快樂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北方人常說呢套, 但南方冇咁凍, 又冇咁酷熱, 少D人跟足...
~~

◇  isAnna, an alternative name as forforum46  ◇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回應 #1 justnot1989


生羅蔔我最中意食
很感激Cyclub,也越来越爱怡明!!!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回應 #1 justnot1989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市3 G1302****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頁首 帖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曾訪分區 支持鍵盤翻頁
重要提示:為免用戶蒙受損失及為公平起見, 一律嚴禁透露商戶或裝修師傅資料, 違者會被警告, 嚴重者將被禁言甚至禁訪本討論區, 敬請合作。 (詳情) (用戶守則)
抱歉! 你無權回帖。
如果你已建立帳戶但未登入, 請按此登入
你未建立帳戶? 請按此建立帳戶。(完全免費)
建立帳戶後請按此重載本頁

公屋申請速報系統 X
分區表  登記 登錄 頁首 回帖 搜索 頁尾 在本分區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