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三碼頭26條魚全及格 WWF:無工業污染可食用
- 「其實碼頭附近釣到的魚食唔食得?」巨型塘虱不是人人會吃,但海邊碼頭垂釣卻是很多人的興趣。為了調查食用安全,《香港01》上月底亦到熱門垂釣的碼頭取魚,包括西環、屯門和深井,三個位處香港西邊海域、水質較差的碼頭,分別向釣魚友搜集共26條石九公、䱛魚和烏頭仔等魚,送交化驗所化驗魚肉。
- 結果顯示,全部通過7種重金屬、抗生素「硝基呋喃」以及致癌物「苯並a芘」測試。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表示香港的海魚一般沒受工業污染,可以食用。
調查由今年5月初開始,記者在佛誕假期當日到深井馬灣街渡碼頭,卻嗅到海面傳來陣陣坑渠臭味。碼頭上有十多人在釣魚,不少人也有魚穫。記者問了其中3位釣魚人士,兩位說最喜歡釣石九公來煲湯,非常鮮味;一位則擔心水質問題,釣魚純為娛樂,不會食用。記者最後收集了3條石九公用作化驗。往西走,記者在屯門三聖碼頭見海水污染看似較為嚴重,近岸有不少垃圾,還有一層白色的油污,記者向釣魚人士收集了2條石九公、2條䱛魚,以及11條小烏頭魚。另外再在西環碼頭,收集了8條石九公。
深井碼頭收到的3條石九公化驗。(林若勤攝)
微量重金屬但低法例標準
往西走,記者在屯門三聖碼頭見海水污染看似較為嚴重,近岸有不少垃圾,還有一層白色的油污,記者向釣魚人士收集了2條石九公、2條䱛魚,以及11條小烏頭魚。另外再在西環碼頭,收集了8條石九公。
三個碼頭總共收集了26條魚,之後交由政府認可的化驗所Intertek進行化驗。與塘虱一樣,進行7種重金屬、抗生素「硝基呋喃」以及致癌物「苯並a芘」三大檢驗。結果在魚肉樣本上均檢測不到「硝基呋喃」和「苯並a芘」,只發現微量重金屬,全部均低於《食物攙雜(金屬雜質含量)規例》所列的食用安全標準。
記者走訪多個碼頭,都有釣魚人士的蹤影,不少人都說海魚特別鮮甜。不過亦有釣魚友擔心污染,只釣不吃。
世界自然基金會說香港水域較少工業污染,主要是生活污水,相信海魚在清除內臟和徹底煮熟後一般也可食用。
驗魚內臟或另有發現
較有趣的是,深井和屯門碼頭的魚肉樣本較西環的樣本含有更多砷(砒霜成分),每公斤魚肉驗出1至1.1毫克,均低於法例列明每公斤6毫克的標準。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高級環境保護主任(海洋)李美華對結果不感意外,她指出香港水域內的魚基本上都可以食用:「因為香港比較少工業污染,不會有重金屬等化學污染問題。最多是生活污水,如大腸桿菌超標,但徹底煮熟也可殺菌。」加上化驗的魚體型細小,累積毒素亦相對少,但她又指若化驗內臟或魚腸應另有發現,例如可能找到微細膠粒,那就是另一種污染問題。
根據環保署《2014年香港海水水質》報告顯示,深井碼頭屬於「西北部水質管制區」,2014年的水質達標率僅61%,即溶解氧、總無機氮、非離子化氨氮及大腸桿菌均達良好標準的六成左右。
報告更指出,海水的總無機氮含量較高,可能與珠江排放污水和源自新界西北地區及大嶼山的污水排放有關。
至於三聖碼頭的海域「西部緩衝區水質管制」和西環碼頭的「維多利亞港水質管制區」的水質達標率較佳,2014年分別是83%和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