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居屋「奇則」被指與公屋一樣 房署:方便互換
馮宜萱稱新居屋與公屋設計相似,目的是要增加靈活性,方便居屋、公屋日後「互換」。
短片:
http://video.appledaily.com.hk/m...8_news_222_240p.mp4
樓價持續高企,全城瘋搶新居屋。政府2014年底推售新居屋,但首批屋苑單位大門對正廁所,堪稱「奇則」;單位設計、外觀及間隔更被指與公屋無分別。房屋署副署長馮宜萱接受訪問時透露,新居屋與公屋設計相似,目的是要增加靈活性,當局可視乎市道情況,方便居屋、公屋日後「互換」。
開門見廁所 聲稱更見使
2002年時任房屋及規劃地政局長孫明揚推「孫九招」,宣佈無限期停建及發售居屋,居屋停建12年後,現屆政府2014年底重新推售2,160個新居屋單位,首批5個居屋屋苑分別位於荃灣尚翠苑、青衣青俊苑、沙田美盈苑、美柏苑及元朗宏富苑。但該批居屋多達97%單位的大門對正廁所,堪稱「奇則」,新居屋設計更被指與公屋無分別。
房屋署副署長馮宜萱(發展及建築)接受訪問時,首次講述新居屋的設計概念。她指停建居屋前,80、90年代的居屋主要採用「新十字型」及「康和式」等標準型大廈設計,一層樓只有6至10個單位,發展成本較高。不過,自復建居屋後,新居屋就因地制宜,採用非標準型大廈設計及預製式組件興建,單位較以往簡約及實用,也注重室內通風環境。
馮宜萱更透露,新居屋與公屋設計相似,目的是要增加靈活性,視乎市道情況,讓居屋及公屋可以互換,「當年係復建居屋時,都係希望第時可以互換,因為視乎市道等……可以互換有個好處,就係可以唔使咁快決定佢一定要係租,定要係賣」。
至於新居屋單位「開門見廁所」的設計,目的是讓起居間更實用和「見使」,讓住戶有更多空間擺放傢俬或電視,「以前(舊居屋)廁所門向住嗰廳,有業主自己封咗嗰廁所門,改咗另一邊開廁所門,原本屬於廁所門嘅位置就改為一幅牆,佢地就可以放傢俬或者放電視」。
新居屋全部是清水房,只附設基本設施,也沒有任何間隔,馮解釋全因環保,「以前好多居屋業主唔鍾意房署幫佢哋間房,啲人收樓之後自己拆咗佢,所以家唔會幫埋嗰業主間房」。
回歸以來,不論居屋或公屋,最明顯分別是單位面積「縮水」。馮宜萱稱,近年公營房屋主要採用預製組件興建,單位供1至5人入住,室內面積由152至389平方呎不等。她承認,本港平均家庭人數多年來一直下跌,下跌趨勢更會持續,「唔需要大單位」,房署數字顯示,目前每戶人數平均少於3人。但她強調當局會維持每人不少於75平方呎的人均面積。
馮宜萱稱因應近年家庭人數減少,故採用預製組件建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