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
主頁 » 本港基建與民生 » 土地&住屋 » 「有樓VS無樓」勢將造成更大不公 林奮強
頁尾 帖尾 顯示所有留言 搜索某用戶之留言 回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搜索本分區 搜索 支持鍵盤翻頁

「有樓VS無樓」勢將造成更大不公 林奮強
近日,有人力資源顧問預計來年本港僱員平均工資增幅為4%,但扣除通脹後實質增幅僅為1.8%,在亞洲20個地區中排尾四。事實上,上月底立法會剛通過公務員薪酬調整,加薪2.94%。須知道,有關加幅是在公務員「增薪點」(pay point increment,平均約5%)之上的額外調整,其實不算小數,但公務員團體亦曾表示不滿加幅。何以打工仔總是覺得人工「加左好似無加」?

箇中元兇當然是猛如虎的通脹:過去10年,家庭收入中位數累計增長48%,然而累計通脹達38%,亦即實質購買力每年增長不到1%。打工仔勤力進修、努力加班的勞動成果,就這樣被物價上升蠶蝕,固然令人氣餒;其中最失望的,可能是能力較高的年青人。他們收入或許不俗,想改善生活,租住位置或質素較佳的私樓。如此一來,他們面對的便非一般通脹,而是同期大增83%的私樓租金﹗要知道香港通脹中,一半是由住宅和商業租金推動,租金上升即通脹壓力更大,直接影響民生。


有人力資源顧問預計來年本港僱員平均工資增幅為4%,但扣除通脹後實質增幅僅為1.8%,在亞洲20個地區中排尾四。(資料圖片)

「三業」獨欠置業 不如無業

置業固然可以避免加租,但若沒父母資助,積蓄又如何追得上10年間上升了2.1倍、漲幅等於收入四倍多的樓價﹖特首林太的青年政策圍繞「三業」:學業、事業、置業。似乎未來5年,「置業」一環的成果難免乏善可陳;更尤甚者,當前兩業做得越出色,小伙子學業、事業有成,卻要年復年捱越來越貴的租金,成為「租奴」,而基本的置業希望則越來越難實現,社會上「有樓」和「無樓」的財富差距越來越大,越來越不公,肯定更加令人灰心沮喪,浪費了我們的大好青年!

展望未來經濟環境,香港不但受惠於環球經濟的周期性復甦,更可坐祖國結構性增長的順風車。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十九大的發言,為中國未來30年發展訂出藍圖,其中訂出在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加上大灣區、「一帶一路」等機遇,港府亦銳意推動創科發展等利好因素,不難預見經濟將保持強勢,而這必定帶來希望改善居住環境的房屋需求。

因此客觀而言,未來5年不論收入和樓價,向上比下跌的機會大得多。可惜,收入和樓價向來不是同步增長。過去10年本港樓價每年上升12%,而家庭收入中位數年均增長只有4%。若此趨勢持續(中原地產10月底維持樓市2017年升15%的預測),則社會因有樓和無樓帶來、早已非常極端的資產貧富懸殊,將會越來越嚴重!


貧富懸殊 十年後比今天擴闊一倍

舉個例,假設房屋是有樓家庭資產值的70%,餘下30%則是一個平衡投資組合,而無樓家庭的資產則100%是該投資組合。假設樓價在未來5年每年上升12%,投資組合則按強積金15年複合回報3%推算,有樓家庭的資產值將在5年間上升58%,而無樓家庭則只有16%,兩者的財富差距將比今天加劇36%!而10年後,今天社會已難接受的巨大財富懸殊更會再「無眼睇」地擴闊接近1倍!

讀者可能會問,樓價升幅拋離收入增長怎能持續﹖這當然一定程度歸因於低息環境,壓縮供樓成本。至於宏觀經濟環境,若過去10年在金融海嘯的困擾下,香港仍錄得這樣的樓價升幅,未來5至10年經濟動力如上所述只會更強,對樓價的支持更大。但這亦帶來一個吊詭局面:為了提升上流力,我們大力發展經濟,年青人眼見收入前景越來越亮麗,但同時樓價卻因此升得更多,年青人的置業夢想反而越來越遙不可及!


特首林太的青年政策圍繞「三業」:學業、事業、置業。似乎未來5年,「置業」一環的成果難免乏善可陳。(資料圖片)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資產差距沒有最懸殊 只有更懸殊!

而且,房屋供應持續短缺,過去10年私樓平均落成量只有1.1萬伙,大幅落後供應目標每年1.8萬。新供應低落,要推升樓市不需要很多買家,只需要收入動力最高的人能負擔就可以。而過去5年,年薪90萬以上的納稅人增加了7萬名。若這批新增的高薪打工仔每人買1個單位,期內落成共6萬伙私樓便一掃而空。

換言之,只要部分高增長行業的人士,例如金融從業員受惠於滬港通、深港通;又或者專攻大數據的IT精英,他們的收入有充足的上流動力,樓市便有支持。俗話說「一雞死,一雞鳴」,如今卻是只要一雞鳴(高增長行業),其他雞(整體樓市)自然鳴!這還未計及有父母資助大筆首期的買家,按揭負擔有限(新造按揭平均成數只有5成),在低息環境下,收入不高也供得起樓。

當然,不是人人都從事高增長行業,但對於那些行業發展落後的從業員,若他們已在早年「上車」,今天更加不會隨便賣樓!因為收入增長較慢的他們,一旦沽出物業後便極難在現時的樓價重新入市。

人口結構+辣招後遺症=房屋市場無「走盞位」

筆者還要提醒各位,香港最大的年齡組別還只是50至59歲,以本港冠絕全球的預期壽命(男性81歲、女性87歲)計,要等香港人口自然收縮而釋放房屋單位,起碼還要等20、30年。另一個釋放現有單位的可能途徑,是已屆退休之齡的業主,選擇離港養老;否則即使沽出手上物業,仍然居港的他們也要繼續租樓,令租金回報率增加,最終也是推升樓價。

故此,除非現時以「中坑」主導的香港人,大規模移居大灣區其他城市,否則房屋市場根本完全沒有「走盞位」(slack)可言。但平心而論,這些「中坑」們子女才30多歲,正值成家立室、開展事業的年華,而自己仍有高堂健在需要照顧,實在不是說離開就離開。

加上近幾年各種辣招下,樓市已經是用家主導,單位長期都不會回流市場,售價及租金自然站得更硬。後果是,有實際需要但又未買得起樓的用家,只能一直租樓,而隨着租金越來越貴,便只能越搬越遠及/或越搬越細。過去10年,越細的單位租金升幅越大,而且新界升得比九龍快、九龍又比港島快。其中,面積最細的兩類單位,新界租金升幅都是港島的兩倍(表)。這亦解釋了劏房蔓延的情況。

表:住宅單位每月每呎租金

A類單位

(實用面積小於430平方呎)

B類單位

(實用面積430750平方呎)

香港

九龍

新界

香港

九龍

新界

2007年第3

26

16

12

24

16

11

2017年第3

43

34

28

38

31

24

升幅

69%

113%

140%

58%

99%

116%

資料來源:差餉物業估價署。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隨着樓價續升,有樓者固然越來越富有,租樓者則越覺得人工「加極都唔夠」。社會和年青人間的「社會契約」(social contract),後者明明勤力學業、努力事業,三業中已有兩業「上了船」,但最後一業(置業)「上岸」的跳板卻越拉越遠,如此不公,年青人怎能不徹底失望﹗至於如何力挽狂瀾,扭轉現已極為懸殊,但勢必更加懸殊的貧富差距,筆者下周分解。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窮人不是三無。  係「百無」    乜都冇
大媽吾好隨地屙屎。屙完屎要抆屎。 香港太多人。大陸佬  大媽吾好黎喇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知否...何為通脹????通脹何來............通脹是由利息洐生出來的
新開始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將<「有樓VS無樓」勢將造成更大不公>推到癲狂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97風暴金融爆,沙士,嗰條粉腸強未就係手上揸得最多樓,玩到而家今日咁多億身家羅.人一生贏家仲未夠, 仲要搞輿論, 有樓同冇樓的強烈分別。最好你放曬手頭上所有咁多層樓,嘔返曬你賺嘅錢出嚟捐畀大家。咁就功德圓滿呀!

頁首 帖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曾訪分區 支持鍵盤翻頁
重要提示:為免用戶蒙受損失及為公平起見, 一律嚴禁透露商戶或裝修師傅資料, 違者會被警告, 嚴重者將被禁言甚至禁訪本討論區, 敬請合作。 (詳情) (用戶守則)
抱歉! 你無權回帖。
如果你已建立帳戶但未登入, 請按此登入
你未建立帳戶? 請按此建立帳戶。(完全免費)
建立帳戶後請按此重載本頁

公屋申請速報系統 X
分區表  登記 登錄 頁首 回帖 搜索 頁尾 在本分區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