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
主頁 » 休閒天地 » 資訊站 » 國際新聞 » 地獄朝鮮「全拋世代」
頁尾 帖尾 顯示所有留言 搜索某用戶之留言 回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搜索本分區 搜索 支持鍵盤翻頁

再者,若從台、韓兩國前10%富人收入佔比角度來看,根據《全球財富與資料所得》報告指出,2016年跟1980年相比,兩國前10%富人收入都呈現大幅成長,像台灣就由1980年原先的22%左右,來到2016年成長到36%上下,增加幅度55.56%,而韓國由1980年原先29%左右,來到2016年成長到44%上下,增加幅度小幅勝過台灣,為55.90%。
換句話說,台韓兩國「富者越富」的情況,已為長期趨勢了。同時,參與全球不平等實驗室的台灣中研院院士朱敬一,也曾經指出2013年台灣前10%富人所得四分之一來自股利,近六成來自薪資,房地產買賣等資本利得佔14%。但隨著所得愈來愈高,薪資所得比重就愈來愈低,等到了社會金字塔頂端最有錢的0.01%富人時,他們的所得竟有高達七成即來自股利所得。

另一方面,再從一般領薪階級的薪水角度來看,韓國現況似乎比起台灣人所想像的還要惡劣。台灣人稱羨韓國自2008年開始,工作時薪幾乎年年調漲5%,目前根據韓國2018年所調高的法定最低時薪,定為7,530韓元(6.64美元,約新台幣202元),調幅達16.4%,為2000年來以來最大,且預計會有463萬名勞工受惠,占整體勞工的23%。

但不要忘記,截至2017年5月,韓國職場上約聘員工人數也高達644萬人以上,佔了國家勞動人口約四分之一以上。同時,根據張夏成於《憤怒韓國》一書指出,韓國當地財團只提供4%的工作機會,卻取走60%的獲利,極為不公,同時任職於大公司的正職員工,男性員工薪水約為305.4萬韓元(折合新台幣約8.5萬元);女性只有200.5萬元(折合新台幣約5.5萬元),相差約100萬韓元(折合新台幣約2.7萬元)。若是相較在各方面沒有保障的非正職員工(約聘制):男性月均薪資是156.9萬韓元(折合約新台幣4.4萬元);非正職女員工的月薪只有106.1萬韓元(折合約新台幣2.9萬元),兩者都正好是正職員工薪水之一半。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再根據韓國當地統計廳2016年的資料,顯示韓國前20%所得上位共計平均月收入397.2萬韓圜(折合新台幣11萬元),比去年增加10.7萬韓圜,而所得下位20%人士,只有72.9萬韓圜(折合新台幣約兩萬元),比起去年還低了2.9萬韓圜。

因此,張夏民作出悲觀的結論,指出韓國社會內勞工薪資所得佔所有國民所得的90%以上,大多數國民所承受痛苦的,不是已經天生下來既有的資產,而是「收入金額」的差距,即「所得差距」。而造成人民痛苦所得差距的根本原因,則是「雇傭關係不平等」—韓國領薪階級高達90%的人難以存錢,更令人吃驚的是,30%的人生活在貧窮線下,而這即是韓國領薪階級之現況。

弔詭的是,韓國的GDP年年增長,諸如根據國內《經濟日報》的〈停滯的台灣 vs.成長的韓國〉一文內,曾引用環球透視(Global Insight)的估算數據,指出2017年韓國人均GDP將首度突破三萬美元,達到30,418美元,而台灣人均GDP則為24,240美元,差距已經超過5,000美元,且韓國將是東亞洲繼新加坡、日本,第三個擠進三萬美元俱樂部的國家。

同樣的,若再把時間倒轉回去,1992年台灣人均GDP即突破一萬美元,達到10,766美元,當時韓國尚不及8,000美元,直到1994年,韓國人均GDP才首度突破一萬美元。而台灣GDP成長速度緩慢,直到2011年,台灣人均GDP才突破兩萬美元,達到20,949美元,GDP加倍花了近20年的時間,反觀韓國只花了12年的時間,於2006年人均GDP即突破2萬美元,達到20,693美元,爾後從兩萬美元成長到指標數目的三萬美元,韓國也僅僅花了11年。

而在「GDP總量」方面,韓國早在2006即已突破一兆美元,而台灣近年來則約在5,000億美元緩慢成長,6,000億美元一直是突不破的門檻。韓國GDP總量目前大約是台灣2.6倍,預估再過三至五年,韓國GDP將是台灣的三倍。因此,此報導做出了極為悲觀的結論,即「近年來台灣成長幾乎停滯,韓國已經遠遠地把台灣拋在後面。」
然而,光看GDP就可以衡量一個國家經濟成長嗎?人民真的有感嗎?薪水真的有增加嗎?所得真的有提升嗎?

早在1934年,曾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美國經濟學家顧志耐(Simon Kuznets),就已經提出「GDP無法評估一個國家的經濟」這樣的警告,只是這80年來,世界各國都對他的警告置若罔聞,並形成一股追逐GDP熱潮。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當我來到韓國當地考察時,每次只要跟韓國朋友提到,今年韓國GDP又成長了,想必經濟有好轉吧?十位韓國人士將近有九位都會嘆口氣,搖搖頭說,「哪有啊!」這就如同吳承紘於厭世代專題內所說到的「成長的GDP,無感的百姓」,因為按照過去我們所接受的觀念,因為GDP的數字越好越高成長越快,代表經濟熱絡,人民的生活水準也會提高,因此各國政府無不努力讓GDP的數字好看,因為這不但攸關人民,更攸關政權的存續,但這樣的說法已經越來越站不住腳,甚至與現實情況脫節。

根據吳承紘分析行政院主計總處《國民所得統計摘要》2016年12月內所含的1990年到2015年的GDP結構,得出位於社會高層的少數人掌握了超過一半的GDP,但是多數勞工卻從分配原本超過一半的GDP到只剩下四成。「拚經濟拚到誰的口袋,從這裡可以看的一清二楚。」換句話說,GDP只是一種迷戀,甚至是一種假象。

那麼台灣呢?似乎更為悲慘吧?不論是薪水成長角度,亦或GDP都已經落後韓國許多了。

聽完我對韓國現況分析的吳大哥,推了推鼻樑上的眼鏡,悲嘆說道:「台灣似乎也好不哪裡去,先不提政府單位所提出,諸如2017年8月8日公佈的『由財稅大數據探討台灣近年薪資樣貌』,指出台灣人平均年薪54.7萬、全國有129萬人,每月薪水只有23K,且有三分之一集中在21-30歲的青年中,換算下來,四個人裡面就有一個人領 22K左右薪水,且貧富差距達12.6倍等悲觀數據。」

「還有你提到的,韓國領薪階級高達90%的人難以存錢,30%的人生活在貧窮線下,而這裡的所謂的『貧窮界線』,就我自己在做厭世代專題時,提到如果要劃分出一條所謂『貧窮界線』,OECD的定義就很簡單:該國所得中位數乘上三分之二,依照台灣主計處2016年所公布的薪資中位數40,872元,換算過來的貧窮線就是27,248元,這相當接近於住在台北市民的平均消費支出27,216元。換句話說,如果你住在台北,每個月平均的花費就幾乎等於窮人收入。同樣的,我們再參考主計處根據『家庭收支調查』所做的各縣市可支配所得中位數統計,扣除直接稅之後的所得最高市落在台北市的每年363,360元,相當於平均每月30,280元,其實也沒比貧窮線好到哪裡去,最低的南投縣甚至只有17,578元,這樣的情況下,你要台灣年輕人怎麼不厭世呢?」

「唉…」我們五人同時嘆了口氣。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好」過台灣,12年不吃喝可在首爾買房

「我們一邊領教現實的殘酷,一邊孤單前行。」—陳默安,《那段漆黑的路 終要自己走完》

「是喔,我還幻想著能有一天買自己的房子!」陳默安聽到我們雙方的回應,應了一句。

「這真是個好問題啊,說到房子也是台灣年輕人的一大苦衷。根據台灣營建署2016年公布的Q3房價所得比為9.35倍,年增9.6%,首次突破9,來到歷史新高點,台北市則達15.47倍、新北市12.7倍,兩地雙雙成為年輕人首購族購屋地點之末。另外,當年全國貸款負擔率也高達38.49%,將近四成,也就是說民眾每月可支配所得,得拿出四成來繳房屋貸款。」

「但這樣的狀況,等來到2017年又更為嚴重,根據美國物業顧問機構Demorgraphia在2017年發表的《世界住宅可負擔程度調查》(Demographia International Housing Affordability Survey: 2017)第17頁說明,香港是世界上房價最高的城市,一般香港家庭得不吃不喝18.1年才能存錢買房,但台灣年輕人似乎也陷入這樣的困擾,人們想要在寸土寸金的台北市想買個窩,就一般上班族而言,得不吃不喝得花上將近16年(15.64年)呢!同時,我們若把台北市與房價所得比12.70的新北市,一同放到這份調查來看的話,台灣就包辦世界第二、三名『極度不可負擔房價』的城市。即使年輕人來到台灣南部,像默安妳想在高雄買個房子,這也是很辛苦的,因為台灣全國的房價所得比已經飆漲到9.46,這數值按照Demographia的標準,超過5.1倍以上都是屬於『極度不可負擔』等級了。」

台灣年輕人買房難,在韓國首爾狀況又是如何?
就這一點而言,首爾就「好」上一點點了。根據韓國統計局和國民銀行不動產團隊2017年的數據顯示,韓國民眾2016年平均所得約為5,124萬韓圜(折合新台幣約146萬元),而首都首爾公寓價格平均為5.967億韓圜(折合新台幣1,685萬元),大約是其他地區公寓平均價的1.9倍(全南韓公寓價格平均為3.18億韓元,折合新台幣約900萬元,相當於一般受薪民眾約六年薪資所得),意味受薪勞工得不吃不喝,存12年薪水,才能在首爾買間房。

另一方面,韓國年輕人準備在首爾買房的存錢時間也正在增加,從2012年得存10.8年、2014年降至9.9年,2015年又回升到10.4年。然而,薪水漲房價更是漲得快,根據此報告指出,2013年韓國人平均所得增加8.5%,但首爾公寓價格也上漲17.5%,2015年甚至又大漲13.7%。因此,就買房難度與存錢時間角度而言,若是跟台灣比較起來,看來韓國年輕人只能苦中作樂,終於有一點不輸台灣,比較不厭世了吧。

「買房?我早就放棄了!」一旁苦笑的夏民,突然冒出這句話,自我解嘲,也許這正是厭世代文青代表,對於年輕人買房的最佳結論吧?

「那麼究竟要如何,才能讓台韓兩國年輕人能夠不那麼厭世呢?是否有解決方法呢?」陳默安又向我們提出疑問…

只見吳承紘大哥眼神炯炯發光,肯定地說出:「讓台灣年輕人有房住,安居樂業才行,像社會住宅就是解決厭世代煩惱的一個法子。」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根據台灣《蘋果日報》2017年5月報導,言及蔡英文總統選前承諾要打造出讓年輕人「住得起」的房屋市場,將以20萬戶「只租不售」的社會住宅做為核心推廣,而這樣的政見、牛肉支票,當然選前受到年輕人支持與喜愛。而其實這樣的社會住宅,早從2010年民間團體開始倡議至今,也已經成為政府的主要政策之一,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皆承諾必定興辦。

然而,據2017年3月行政院所通過的《社會住宅興辦計劃》,先言及蔡英文總統所承諾的四年推廣八萬戶,理當沒問題,但內政部仔細計算其八年計畫所需要花費的金額,估算中央社宅八年補助款得高達307億元,尤其「包租代管」的八萬戶,八年內就得燒掉208億元,花費可觀。

關於興建社會住宅議題,社會正反意見、支持反對主張皆有,如許多學者認為,若能解決年輕人居住正義問題,這是必然且必要的投資,不過第一年多在籌備階段,成效如何仍有待觀察;然而,有些民眾則又是擔心,台灣的空屋本來就多,現在又要廣建社宅,會不會到最後淪為大家熟悉的「蚊子館」呢,而閒置之成本,最終又是得從辛苦納稅人民百姓的口袋出。
不論如何,社區住宅慢慢在台灣興建起,如根據台灣「社會住宅推動聯盟」於2018年1月30日所提供之資訊,指出以2017年第三季全國住宅總量8,698,668戶計算,至2018年2月止,社會住宅存量共計10,474戶,首度突破萬戶。但數值仍是偏低,因為台灣社會住宅存量,僅占全國住宅總量的0.120%。

在場的吳大哥,秀出他Mac電腦內的資訊,告訴我們說「和其他先進國家相比,荷蘭、丹麥、英國等國家擁有約20%-35%的社會住宅,亞洲最低的日本也有6%,新加坡則是8.7%,而擁有世界最高房價,人口密度跟台灣類似的香港,也有29%之多,如此看來,台灣社會住宅數量明顯不夠且不及格。」

那麼韓國社會住宅呢?此點相較於台灣,韓國似乎走在更前方,如首爾市政府於1989年2月1日成立SH住宅都市公社(서울 SH주택도시공사,Seoul Housing and Communities Corporation,前身為1968年成立的「首爾市綜合建設總部」,主要協助都市公共建設與出售式住宅的開發,而公司第一次轉型是在1981年,因應木洞新市鎮開發與準備漢城奧運,轉為「首爾市木洞事業所」,並於漢城奧運舉辦結束後解散,從政府單位轉型成為SH公社,2016年再度更改公司名稱為SH住宅都市公社,直到現今),專門興辦首爾市的社會住宅。

而1989年SH住宅都市公社成立之初,首爾市政府便展現高度決心,除了派遣高階公務員來主導開發計畫,也開出優渥條件,諸如補助子女學費,比一般公務人員高30%的薪資,鼓勵優秀公務人員轉任至此單位;繼之,公社再透過公開招募,號召民間專業人才前來,逐步打造出不會輸給民間的住宅建設事業組織形象。

的確,就今日而言,SH住宅都市公社的「業績」有目共睹,從1989年至2015年9月為止,26年期間,SH住宅都市公社總共興建了264,329戶住宅,平均每年產出一萬戶,約佔首爾市每年總供給量的20%上下,成效頗為卓著,其中所建成之住宅,包含約16萬戶社會住宅,10萬戶出售住宅,而這些社會住宅數量,還不包括中央政府所成立「韓國土地住宅公社」(한국토지주택공사,Korea Land and Housing Corporation)在首爾興建的六萬戶。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等來到2018年,SH住宅都市公社也喊出,將在首爾精華地段江南地區、九老地區,陸續興建社會住宅,預計在2018年10月底為止,再興建1,181戶。也因有此成效,SH住宅都市公社的員工、規模與獲利,也越來越大,造成「雙贏」局面,截自2015年12月止的資料顯示,SH住宅都市公社底下共有697位員工,資產價值高達5.2兆韓圜(折合新台幣約1,480億元)。

甚者,韓國社區住宅之優良績效,2015年也吸引台北市長柯文哲,因舉辦2017年世界大學運動會之緣故,前往韓國光州接旗之際,也來到首爾進行考察,與首爾市長朴元淳談到「社會住宅」之主張,朴元淳曾自稱為首位福利市長,並提出「首爾要讓人人住得起」的政策,而其中他最有力的政績之一,即迄今首爾社會住宅已經擴建到23萬戶左右,且預計在2018年要拚到30.6萬戶。

看看韓國,想想台灣—看來台灣社會住宅這段路,還有好長好長的路得走。

「那麼韓國年輕人面臨他們當代處境,有什麼解決方法呢?」陳默安問著我,我低頭沈思起來…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用酒精、移民、自殺,逃離生活700年的地獄




「謂彼罪人為獄卒阿傍之所拘制不得自在。故名地獄。亦名不可愛樂。故名地獄。又地者底也。謂下底。萬物之中地最在下。故名為底也。獄者局也。謂拘局不得自在。故名地獄。」—西明寺沙門釋道世撰,《法苑珠林卷第七・六道篇第四之三・地獄部・會名部第二》

陳默安問了一個很好的問題,如果就吳承紘大哥於厭世代專題內所提出來的,能讓台灣年輕人稍微不厭世的法子為「安居樂業」、關懷台灣社區住宅的話,那麼長年關心韓國當地社會現況的我,要回答如何解決韓國年輕人「全拋時代」困境呢?迄今,我倒真的還沒有想出來。

然而,韓國當地年輕人呈現出來的方法,又極為悲觀與扭曲。

如同台灣人自嘲自己國家一般,韓國人也自諷自己的國家除了是「自殺共和國」之外,還有廣為人知的「地獄朝鮮」(헬조선)一詞。然而,我思索的是,為什麼韓國人不似台灣年輕人自嘲自己為「鬼島」呢?或「鬼半島韓國」呢?亦或是或「地獄南韓」呢?

一個社會內,眾人會選擇其語詞來指稱某物,必定有其潛在集體意識。「地獄朝鮮」如同字面上所言,「地獄」不論是西方hell概念也好,亦或是東方「地獄」(지옥)概念也好,指稱的即是永遠不能脫離的受苦受難之場所,「朝鮮」則是指稱朝鮮半島上,歷史最為悠久,約有五百年之久的的李氏朝鮮王朝(1392-1897)。換句話說,來到了21世紀,大韓民國也已經成為全球已開發國家行列,卻還是選擇「朝鮮」一詞來搭配「地獄」,無疑地就是要表明出,這樣的地獄已經存在已久,意涵現今韓國人仍生活在幾百年以來,無法改變現況、歷久以來的七、八個世紀之久的艱辛地獄社會現況。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那麼,問題是韓國年輕人想要逃離此地獄,有什麼法子呢?

第一個方法就是「麻醉自己」
先看客觀的數據,2014年韓國成年人(19歲)飲酒量,創下平均每周消費蒸餾酒達到13.7杯,高居全球第一,比俄羅斯6.3杯人高出一倍多,又是美國人3.3杯的四倍。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2015年的報告,指出韓國一年來的人均飲酒量為10.9公升,位居全球第14位,為亞洲首位。

同時,根據韓國當地《傾向新聞》(경향신문)2011年資料,也指出韓國成年人一個月喝掉的啤酒量(500㎖)約7.2瓶,而燒酒(350㎖)則是高達五瓶左右;數據來到2016年,根據當地「食品醫藥品安全處」統計數據,仍呈現出韓國人每一週至少要喝1,000cc的啤酒,以及50cc燒酒六杯。整體而言,韓國人飲酒數量仍是排在全球愛喝酒的國家行列之一,甚至當地保健福祉部還通過《健康增進法》修訂案,規定不滿24歲的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出演酒類廣告宣傳,以免「帶壞」當地喝酒風氣。

當然,先擺開硬梆梆的「客觀」數據、法條,最貼近我們觀察韓國人日常生活的習性,即透過電子媒體、收看的的韓劇、韓國電影場景內,少不了的畫面,就是男女主角出現在一間間的「酒吧」(술집)內,亦或喝酒場面;當然,曾親身前去韓國遊玩的朋友呢,一定能輕易體驗到相較於台灣,當地人愛喝酒之民情。且酒精濃度高的燒酒,便宜隨手可得外,還花樣百出地出新包裝,燒酒種類也是這般,諸如之前流行的藍莓、水蜜桃、柚子口味的水果燒酒等。

然而,為什麼韓國人這麼愛喝酒?又喝得特別兇?來到亞洲第一名呢?我想,最大的因素,就是試圖想「麻醉自己」,假裝看不到這個地獄的存在。

這是最簡單逃脫地獄的方法,只要花上一萬韓圜(折合新台幣約280元左右),買七、八瓶燒酒,一晚麻醉自己、忘掉今日生活困況,便宜有效又方便。然而,酒醉終會有醒的一刻,明日酒醒之際,韓國年輕人終究要面對他們昨日麻醉所無視,但又真實存在的「地獄朝鮮」。

第二條路是藉由「移民」逃離這個地獄
一般人對於韓國人有著愛國心強、團結心濃厚等刻板印象,的確,就詮釋學角度而言,「刻板印象」也是認識一個國家的方式,甚至許多誤解、偏見也是了解一個民族的方式。甚者,韓國人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我們」(우리)一詞也成為屬於韓國人的獨特思維模式。然而,人是會變的、社會風氣也會轉換的,上個世紀許多社會學家愛用此思維去看待韓國民情,然而現今韓國卻呈現出不同的現況,特別是年輕人。

日前根據Saramin網站調查(2016年),針對1,655位韓國成年人進行訪問,有78.6%的韓國民眾表示,若能力足夠,有錢有閒有機會的話,會想要離開韓國到國外去生活,且其中有高達47.9%的人,也已經早做好移民計畫。
而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年輕族群」特別想要移民好逃離此地獄朝鮮—在20到30多歲的人中,移民意願高達80%,等來到40到50歲此年齡層,也有高達72.4%,之後才是約近五成的50歲以上人士。而調查也同時指出,韓國年輕人想出走的原因,主要因工作難找、職場環境惡劣、競爭激烈,以及退休生活沒有保障等現今社會現況因素。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此移民現況,就同韓國2015年議題書《因為討厭韓國》,書內描寫一位名叫季娜的韓國年輕女孩,離開韓國去澳洲度假打工的故事,其中篇章內散見作家張康明對於韓國年輕人移民現象的觀察,諸如他寫道:「為什麼離開韓國?我可以用一句話簡單回答:『因為討厭韓國。』要說得更精確則是—『因為沒有辦法繼續在這裡繼續生活下去』。」

亦或是,「你問我為什麼不愛自己的國家?因為國家也不愛我啊!坦白說,國家根本不關心我這種人吧?國家總說自己供我吃、供我穿、保衛我生命安全,可是我也同樣遵守法律、接受教育、誠實繳稅啦!祖國很愛自己,很愛這個名為『大韓民國』的國家,因此格外疼惜能夠夠讓自己發光發熱的份子,像金妍兒、三星電子之類的;至於沒出息的人,就得被貼上『國家恥辱』的標籤。萬一我因為家境清寒做了什麼傷天害理的事,國家不但不會給予援助,反倒是我得擔心自己破壞了國家名譽。」

「移民」也是逃脫地獄的方法之一。

第三呢?就是「投胎輪迴」
正是在此,「自殺」風氣與自嘲自己國家是「地獄朝鮮」的意識共舞著。

韓國嚴重的自殺議題,我已經講了很多,然而卻未全然揭露,然而,在這我們不是台韓兩國要「比爛」,亦或盡寫些好的「粉飾太平」—而是必須要調整心態的是,我們不應該抱持著任何惡性、負面,亦或全部讚揚的「價值判斷」去書寫韓國或哪個國家,我們只是如實說出、認識他國—韓國好的地方我們當然要學,而壞的部份,當然也是值得省思。

韓國自殺有多嚴重呢?針對韓國年輕而言,亦或全體國民而言,我簡單地提出一個案例即可說明—「韓國人一生都擔心自己會不會自殺!」

根據2010年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韓國「年齡別死亡原因」(연령대별 사망원인)之統計,呈現出極為悲觀的一面。韓國中壯青年時代(10-39歲),死亡的主要原因,全以「自殺」獨占鰲頭。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細部分析,數據如下:

0歲:出生前後的特種疾病、畸形兒、變形或基因異常等原因,導致死亡;
1-9歲(10대, 即「10代」):癌症、畸形兒、變形或基因異常,導致死亡;
10-19歲:依自殺、交通事故(운수사고)、癌症為順位,導致死亡;
20-29歲:依自殺、交通事故、癌症為順位,導致死亡;
30-39歲:依自殺、癌症、交通事故為順位,導致死亡;
40-49歲:依癌症、自殺、肝臟疾病(간 질환) 為順位,導致死亡;
50-59歲:依癌症、自殺、心臟疾病(심장 질환) 為順位,導致死亡;
60-69歲:依癌症、心臟疾病、腦血管中風(뇌혈관 질환)等疾病為順位,導致死亡;
70-79歲:依癌症、心臟疾病、腦血管中風等疾病為順位,導致死亡;
80歲以上:依癌症、心臟疾病、腦血管中風等疾病為順位,導致死亡。
換句話說,自殺不僅僅是韓國青壯年人死亡主因外,人們到了中年40-59歲,也飽受「自殺」陰影的壓迫,換算下來,韓國人平均壽命82.16歲(2015年資料),一生中有將近七成的時間,都在擔心自己會不會自殺,是否會成為下一個拉高自殺值的人。

而且別忘記, 2016年韓國當年度約有13,092人死於自殺,平均每40分鐘就有一人尋短,每天有將近36位國民走上不歸路,相較起因發生交通事故所導致的死亡還要高的「生活在韓國,與其擔心會被車撞死,還不如擔心今天的我,是否會想尋短自殺」之現況…

「自殺」會是擺脫逃離這個地獄的最後方式嗎?

我低頭思索後,悲觀地回答完默安的問題,大家安靜下來。

「唉…」又是一道嘆息聲,只是這次我們都不知道是誰發出來的?

吳大哥言及這些1990年代、民國80年前後,啣著滑鼠出生,素質最優秀的一代,卻也是在變化劇烈的年代中,徬徨、不安,疲憊地尋找光亮的台灣「厭世代」。他提到,此厭世感是對處於貧窮階層低薪生活的反諷,不悲觀,卻也無法樂觀。

我想,同樣地,在台灣北方的一端韓國,同樣也有著一群1990年代,啣著滑鼠出生,素質最優秀的一代,卻也是身處在變化劇烈的年代欸,徬徨、不安,疲憊地尋找光亮的韓國「全拋世代」—他們處在地獄朝鮮內,悶、無助、也不知道如何擺脫吧?

而這也許就是,現今台韓兩國年輕人,共同面臨到的最好也是最壞的時代吧…

訪問完的當天,傍晚走出咖啡廳外,我一個人慢慢走向捷運站準備搭車回家…天空漸漸變黑,街燈亮起,這時才起了點微風。

除了厭世、全拋之外,我們還能做些什麼呢?我問問自己。

好萊塢編劇導師羅伯特・麥基(Robert Mckee)曾說過,「我們都熱切地想要理解我們的生存處境,夢想著超脫於生活中的苦難,並儘可能深刻地去生活。」

如果我們再不面對現況,告知他人年輕人之苦,紀錄當下社會現況與時代精神,甚至努力求改變,而只顧著「顏面」掩蓋事實、無視於當下,那人生最後是否僅僅只是虛假的枉走一回呢?

也許我們只能持正面的態度,盡其可能地生活著,也許才有可能等到,超脫生活苦難的那一天吧?

「也許我還不夠厭世吧?」我自嘲著,微笑地與拉長的身影,一步一步向前走著走去。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頁首 帖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曾訪分區 支持鍵盤翻頁
重要提示:為免用戶蒙受損失及為公平起見, 一律嚴禁透露商戶或裝修師傅資料, 違者會被警告, 嚴重者將被禁言甚至禁訪本討論區, 敬請合作。 (詳情) (用戶守則)
抱歉! 你無權回帖。
如果你已建立帳戶但未登入, 請按此登入
你未建立帳戶? 請按此建立帳戶。(完全免費)
建立帳戶後請按此重載本頁

請按此瀏覽"重點帖子"! X
分區表  登記 登錄 頁首 回帖 搜索 頁尾 在本分區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