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助清芳的葵涌劏房居民大聯盟成員丘梓蕙表示,一直關注葵涌和荃灣一帶的68幢劏房大廈,主要分布於和誼合道、青山公路葵涌段和光輝圍。她表示,劏房不但居住環境擠迫,亦經常遭業主剝削,並力數業主的五大「賤招」。
業主五大賤招剝削劏房戶
丘梓蕙指出,除了如清芳一樣被業主濫收水電費,或在租約中刻意訂高水電費外,另部分租戶的水電錶亦疑被人「做手腳」,導致收費高昂,但往往水電錶被人鎖上或隱藏高處,尤是行動不便和年老住戶根本無從查證。
她又稱,由於不少劏戶單位是違規改建,又或是如清芳的居住天台屋僭建,當政府下令清拆,「租約就可隨即終止,業主可收回單位,又毋須賠償,但之前已收一大筆租金」。她補充,由於工廈劏房屬於違法,通常業主通常不提供正式租約,「甚至曾見有業主手寫所謂的租約,當中只提及租戶要按時每月繳交業主費用,但刻意不填寫租住地址」,令租戶根本無從追討利益。
協助清芳的葵涌劏房居民大聯盟成員丘梓蕙表示,政府應重啟租金管制。(陳諾希攝)
另外,丘梓蕙稱,業主理應負責單位設施和管理,「但就算合約上訂明業主負責的單位設備,事實上往往出現如漏水、電線損壞等問題時,業主為節省費用都是以『拖字訣』」,迫到租戶忍無可忍自行處理和更換。另一邊廂,業主為增加收入又瘋狂加租,迫走租戶以換回負擔能力更高的租戶,「不愁無租客」,令攜老帶嫩的家庭租戶陷於兩難,「他們要搬出去成本更高,又要重覓單位,重新裝修和搬遷,只好被迫無奈接受加租」。
她強調,現時本港劏戶情況處於水深火熱,政府除了覓地建屋協助他們上樓,更有需要重啟租務管制,協助業主和租戶設定合理和平等的租約條款和租金限制,以解燃眉之急。
全港近21萬人居於劏房 劏房有92,700個
統計處在2016年公布全港劏房最新統計數字,全港近21萬人居於劏房,全港約有27,100個屋宇單位有分間劏房,其劏房估計約有92,700個,即每個屋宇單位平均被分間成3.4個分間樓宇單位。當年屋宇署為劏房工程批出的「完工證明書」只有91宗,即逾9成單位仍是違規。
劏房單位數目較多的地區,分別為油尖旺區(21,500個)、深水埗區(15,400個)、九龍城區(9,000個)、東區(8,400個)及荃灣區(6,600個),而葵青則有約3,700個。居於劏房的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13,500元,低於全港家庭住戶的中位數25,000元。撇除免租的住戶,居於劏房的住戶每月租金中位數為4,500元。劏房面積中位數為10平方米。人均居所樓面面積中位數為5.3平方米,低於全港家庭住戶的數字(15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