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
主頁 » 休閒天地 » 康樂園 » 閱讀 » 名為體驗的流浪- Day1.初次露宿
頁尾 帖尾 顯示所有留言 搜索某用戶之留言 回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搜索本分區 搜索

名為體驗的流浪- Day1.初次露宿
朱剛勇
我們嚮往流浪 卻同時恐懼流浪 而此刻正流浪的人們 又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呢?
寫下這段前言後,我快速整理好行李整理,匆匆前往體驗營的集合點。 與享受性質的旅遊不同,這趟體驗之行,必須盡量把所有東西拿出包包。
會參加流浪體驗營的主要原因,是團隊即將在年底出版一本記錄街頭生存資源與流浪者經驗的指南。雖然在這兩年的無家議題探索中,認識了不少在街頭的朋友,但過往僅僅是閒話家常,僅是部分的彼此:在某些時刻,以某種樣貌短暫交會。我時常好奇,在每場閒談、活動、共餐結束,道別轉身後,對方過著什麼樣的生活?
記錄這些街頭生存者的生存技巧與生命故事的過程中,更是對每個人失速墜落的經歷,以及與你我幾乎無異的日常習慣感到驚訝。是什麼讓睡在街上的人,與他人之間產生了強烈的對立感?彷彿「沒有家」是個先決條件,劃分了身而為人的價值。
是的,常聽過街頭的險惡,也感受過街頭的溫暖;瞥見過街頭的美麗與醜陋,以及更多交織複雜的所謂結構問題,那些有助於釐清問題與困惑,但並非完整。
我想親身體會無家者的日常,想從坐在紙板地面的視角認識街頭。
第一晚:輾轉的夜宿-萬華商圈與艋舺公園
在說明完體驗營規則後,工作人員拿出袋子,請大家把錢包、貴重物品與悠遊卡交出。因為知道規定,出門前早把所有財物(其實也沒多少)留在家中,唯一交給工作人員的是家與機車的鑰匙串。 帶領這組的街頭導師是元瑞,他笑說他本來習慣做粗工,但因為剛好這組都是女生,怕我們太累所以明天的打工改成舉牌。 拿到芒草心發的悠遊卡(內有儲值100元)與一張急救墊後,每組各自帶開,開始了為期兩天兩夜的流浪體驗。臨走前, 登儒古、 李利嘎 (Ligaga Li) 跟 許哲韡 開心地對我揮手:「阿勇要好好活下去喔。」可惡,一臉準備看好戲的樣子!我會好好加油XD



流浪體驗的唯二配給品:儲值100元的悠遊卡&錫箔地墊
X X X
晚上八點,因為預定想睡的騎樓店家還開著,我們決定先坐在面對馬路的艋舺公園外圍發呆聊天。元瑞談起了他過去的流浪經驗,因為從台南北上工作,工資被工頭盜領,走投無路下來到台北車站坐了幾天,後來被人告知說龍山寺附近的資源較多,於是遷移來此,一待就是兩年多,直到後來認識了現在的伴侶,才開始一起在外租屋。
我問元瑞,店家還沒打烊,不能打地鋪睡覺的時間,通常會做什麼消遣。他說,就像現在這樣,坐著發呆,看看人來人往。
過了好一陣子,發現流浪的時間實在過得太過緩慢,元瑞問大家要不要去看看龍山寺。這是第一次進入廟內,夜裡的參拜人潮仍然相當洶湧。元瑞精神滿滿地介紹起每一尊神像,以及屬於他們的傳說故事。
我好奇地問他為什麼知道這麼多故事,元瑞笑說,他最喜歡的就是中國的神怪小說「水滸傳、三國演義,我都很熟!」逛完一圈後,我們裝了廟內的水,準備走到附近商圈的騎樓落腳。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第一次進入龍山寺,是個美麗宏偉的地方。與對面的公園形成巨大對比。
騎樓遇見巡守隊
走入艋舺公園附近的商圈,發現整排休息的店家底下竟然一個人也沒有,心底開始升起一絲不安。果然當我們坐下後不久,便出現傳說中的巡守隊:跟想像中的不太一樣,是由各個年齡層與性別組成,從中年的男子、媽媽、阿北到小女孩都有。
「不好意思,你們睡在這裡會造成店家的困擾喔!可以請你們到別的地方睡嗎?」雖然巡守隊成員的用詞十分有禮貌,但音量很大,當元瑞試圖解釋時,對方仍持續重複同樣的話,聽起來並沒有任何溝通的餘地。
「想要體驗流浪就該去艋舺公園睡吧,他們都是睡在公園的。」 元瑞回說,因為我們是女生,在公園怕有被偷襲、侵犯的危險。這時巡守隊的媽媽突然開口了:「想體驗當女街友的話,就該承受這樣的風險啊。」
因為是女生,本來在外面就很危險;因為自願體驗,所以被侵犯也沒辦法。聽到這樣荒唐卻直接的邏輯,坐在地上的我仰視著刺眼、直接照著自己的手電筒光源時,心裡只想著要避免與在地的衝突,竟也默默接受了。
事後感想:對立面的反思
後來在分享這段遭遇時,引發草心眾夥伴感慨,同樣是無法容忍的侵害與犯罪,但當承受方是無家者時,一切聽起來似乎便合情合理了,「因為你沒家嘛,當然沒辦法被保護」、「不想辦法脫離這樣危險的處境,是你自己的問題。」
為了自由、為了體驗、為了不願(或無法)回歸所謂社會,在被包裹著的社群裡向外看 — 受傷,似乎是這群邊緣人早該料想過的代價。
然而身處在當時親身體驗,我想多聊聊坐在騎樓地上那小段片刻,自己的感受。
當抬起頭仰望著巡守隊,被詢問起是來自哪個單位,有沒有知會里長,有沒有想過這樣會造成居民困擾時,當下內心是相當羞恥的。
羞恥的原因,一部分來自於自己
不希望造成協會與社區間的裂縫。在地組織儘管有著更加宏觀的想法與理念,但身處在此地,居民心中的侵擾、恐懼也是真實地存在著(先不論有否必要,此處真實性是指心中的感受)。如何尋得共解,將會是條漫長、崎嶇的道路。
我無法否定那股真實的恐懼感,無法忽視巡守隊組成是各種性別與年齡層 — 那是一個社區,一個群體的縮影。一個約十歲左右的小女孩,縮在大人身邊看著這一切荒唐:這幾個人為什麼想睡在硬硬的地板、冷冷的戶外?周圍平日親切的鄰居為何此時板起了面容、大聲說話?
啊,我跟她一樣,也還不懂,也還在試圖懂。
而因體諒其中難處,當時的自己並不願意以「正當性」為自己反抗。 在此時,進入這領域一小陣子的我,才稍微能真正理解:無家者心中,或多或少也是因為各種理由,寧可選擇噤聲,也不願意捍衛自身的權利。參加工作坊時,街賣集團的陳老闆,一邊希望大眾能改變對於街賣者的想法,卻同時自己說出:「沒辦法,我們這樣在街上其實也有礙觀瞻。」
我們的權利,是被什麼而保障呢?
制度上的平等,若價值觀無法跟進實踐,看來將樹起更多對立面,製造拒絕溝通、依法行事的武器。而這武器,終將會被資本雄厚者所把持。
一切又回歸到了人的意識問題。凝聚集體意識,使制度與行政跟進,該死的難,卻也該死的必要。

那一晚,騎樓下被驅離前的留影。
艋舺公園
回到那一晚。 於是夜深了,在不知哪裡可睡的狀況下,我們還是來到艋舺公園。

元瑞特別交代我們要把臉遮好,別讓其他人發現我們是年輕女生。我突然靈機一動,決定把包包放在肚子上。蓋上睡袋後,看起來應該會像是被蛇吞掉的大象而不是一個少女。

那時的想像圖是這樣,不過後來側拍照片看起來我像是一隻巨大的綠毛蟲。

很自豪的小聰明,自備塑膠袋把鞋子裝進包包裡,這樣就不怕被偷走了。
元瑞笑說,糟糕,他今天不用睡了。然後就這樣幾乎守著我們一整晚。

我們的街頭導師元瑞,靠藥酒跟呼吸就可以活著的男人。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約在半夜十一點半時,忽然有人來發便當。
我從睡袋鑽出來,經過的一個大哥說,不錯耶,是排骨!這是我第一次領到物資,內心相當期待,無奈十一點半實在不是個吃豐盛便當的好時間。正當猶豫著是否該收起來,當作是明天舉牌工作時的午餐,元瑞告訴我,如果沒要吃的話就把便當給其他有需要的人。

疑!是愛愛音樂季的便當耶 (可惡,還在想像裡面的菜色)
於是與他聊起了公園的發餐狀況。
「聽說很多人都反對在公園發食物,說會製造很多髒亂。」
「發是會髒亂,不發又會有人餓死!」我驚訝追問下去,元瑞才說起,當初他初到台北流浪,好幾天沒飯吃差點餓死,就是靠公園裡第一次拿到的便當就回這條命。也是因此,使他每次拿到食物肚子不餓時,就會傳給下一個人。
於是也把便當交給元瑞轉傳,我縮回睡袋,邊想像沒看到內容的便當,真的好可惜呐。一邊回想有關這個公園,種種髒亂、混亂的新聞與印象。
是這樣一個看來雜亂無章的公園,使被推擠至社會邊緣的人們,稍稍有個緩衝落腳處。
突然腦中浮起漫畫《自殺島》的劇情,被政府拋棄的自殺未遂者們,在流放後的境外之地,重新已有別以往的方式生根、生活。當突然出現可以回去原本社會的機會時,

圖片取自《自殺島》,相當推薦大家看的一部漫畫
「會想回去嗎?」書裡並無答案。
— —
小記
感謝社團法人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舉辦這樣猛逼的營隊,雖然知道有結案壓力,但仍然想細細整理這兩天兩夜的想法跟感受,還請多多包涵吶(汗
在公園裡遇到幾個之前認識的大哥大姐,他們一聽到我要睡這裡,便熱心提醒記得用十塊到附近的水果攤買個紙箱墊地,晚上比較不會著涼。
會選擇睡在萬華的原因其實是工作考量,許多臨時工作都聚集在公園附近點人,並且集合時間都在早上七點前。有些人即便有「家」(這裡指居住空間),仍然會選擇睡在公園,方便找工作。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我的流浪夥伴趙相機與他浮誇的睡袍
最後,我覺得這睡袍很有可能是讓我們被趕出騎樓的主因之一。

進入公園落腳後,更全面進化成為派大星(夠了喔XD)

綠毛蟲,使出蠕動  朱剛勇
2004-10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大媽吾好隨地屙屎。屙完屎要抆屎。 香港太多人。大陸佬  大媽吾好黎喇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這那裡是甚麼“體驗”?
看她的裝備,
我感覺是在取笑、侮辱露宿者吧
個個都代朋友問?
你係:真八卦? 真多事? 真朋友?
分享 分享 讚好人數:0查看名單

頁首 帖首 在本分區發新帖 曾訪分區
重要提示:為免用戶蒙受損失及為公平起見, 一律嚴禁透露商戶或裝修師傅資料, 違者會被警告, 嚴重者將被禁言甚至禁訪本討論區, 敬請合作。 (詳情) (用戶守則)
抱歉! 你無權回帖。
如果你已建立帳戶但未登入, 請按此登入
你未建立帳戶? 請按此建立帳戶。(完全免費)
建立帳戶後請按此重載本頁

公屋申請速報系統 X
分區表  登記 登錄 頁首 回帖 搜索 頁尾 在本分區發新帖